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石·其一群玉峰》
《五石·其一群玉峰》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古风

五城十二楼,高下耸寒玉。

天空开翠微,不受尘土触。

半生嗟环辕,万事惊转毂。

寄语山中人,为占一峰绿。

(0)
注释
五城:五个城市。
十二楼:十二座高楼。
耸:高耸。
寒玉:形容楼体清冷如玉。
翠微:青翠的山色。
尘土触:尘世的污染。
环辕:车轮围绕。
万事:世间所有事情。
惊转毂:心惊胆战,形容心情紧张。
寄语:传达话语。
山中人:住在山中的人。
一峰绿:一片绿色的山峰。
翻译
五个城市中的十二座高楼,高低错落像寒玉般清冷挺立。
天空中的碧绿云层如微微开启的画卷,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半生忙碌如同车轮环绕,世间万事令我心惊胆战。
我向山中的人传达我的愿望,希望能占据一片绿色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峰景象,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塑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开篇“五城十二楼”、“高下耸寒玉”两句,将群玉峰与人间的建筑相比较,展示了其宏伟与洁净,不染尘埃的特质。“天空开翠微”则是从远处观察这一自然奇观,它仿佛与天空相连,与世俗隔绝。"半生嗟环辕"一句,通过对山峰之美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这自然景观深深的情感投入。

至于“万事惊转毂”,则是将目光从静态转向动态,描绘了一种万物更新、万象更迭的生机与活力。"寄语山中人,为占一峰绿"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山中隐者或自然景观的深情寄托,希望能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片绿意盎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高远与纯净、动静结合的笔法,展现了李弥逊先生对于群玉峰这一自然奇迹的独到见解和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八月乘车夜过黄河桥甫筑成明灯绵互无际洵奇观也

飞车度险出重扃,箭激洪河挟怒霆。

万点华灯照秋水,一行灵鹊化明星。

横身与世为津渡,孤派随天入杳冥。

地缩山河空险阻,朝来应见太行青。

(0)

邓慕鲁乞题先人手录五家诗

西南半壁一男儿,险为全川血溅尸。

日落大荒无法挽,天浮苦海有乾时。

漂摇萍水逢春话,懵懂乾坤望汝支。

地下老亲含笑说,太平还读五家诗。

(0)

丁巳初春至狮子峰

山居适山性,趣与游观别。

斟酌物外情,阴晴含悱恻。

峨峨狮子峰,匿影万山窟。

瓮底海潮音,烟中古苔色。

泉响不到门,顿觉声闻灭。

山僧惊我老,惘惘成今昔。

龙泓荇藻横,人生事如发。

自性本不存,去住空皮骨。

忍作无情游,拄杖随所适。

谷口渐通樵,人家枕斜日。

春风入云隙,炊烟相与白。

暝色认茅檐,厨香笋可食。

(0)

唐仓镇

迤北唐仓镇,微茫霁色边。

鸡埘对流水,鳞瓦接寒烟。

拂壁看诗版,当垆数酒钱。

山家似江驿,略欠钓鱼船。

(0)

贾谊

遭逢圣主落江湘,年少多才岂不祥。

自古孤根难独任,堪嗟同姓楚兰芳。

(0)

口占二绝·其一

篮舆屈曲入山行,天为清游特放行。

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