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来何处,南州得最先。
萌芽依宿烧,鲜洁近幽泉。
力弱犹穿土,光摇不隔天。
自今归马后,随地醉须眠。
春色来何处,南州得最先。
萌芽依宿烧,鲜洁近幽泉。
力弱犹穿土,光摇不隔天。
自今归马后,随地醉须眠。
这首《春草》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南州春草率先复苏的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草从萌芽到生长的过程,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春色来何处,南州得最先”开篇即设问,引人遐想春色的源头,而后点明南州独享春意之先,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萌芽依宿烧,鲜洁近幽泉”两句,生动描绘了春草在经过冬日的沉寂后,新生的嫩芽依附于残存的火烬之上,显得格外鲜亮洁净,临近清澈的泉水,更显其生命力的旺盛与纯净。
“力弱犹穿土,光摇不隔天”则进一步展示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力量微弱,也能穿透泥土,向阳而生;其生长的姿态,即使在阳光下摇曳,也未曾遮蔽天空,展现出春草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最后,“自今归马后,随地醉须眠”一句,借用了古代“归马”之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之情。春草的生长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复苏,也寓意着诗人内心对宁静、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春草》一诗通过对春草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天欲栽培民气厚,暗假春风入君手。
春风萦回桃柳枝,如君颜色民见怡。
吾郡频年苦兵乱,疲弱愁逢辣手断。
便得河阳百里才,难及当时见功半。
枯灰元气云渐苏,烂额焦头尚无算。
是当喔咻抚恤之,子得父母身乃依。
严霜四野日照室,煖体何必裘与衣?
君来慈溪作贤宰,道路隆隆口碑在。
无端草木亦承膏,寂郭风烟发精采。
物犹如此人可知,此理奚烦费词解?
凉飙九月山城秋,碧天高静鸿不流。
君将奉檄走京洛,旌车驾矣民难留。
君虽不留民意系,静待阳和转初地。
阳和二月多好莺,君来置酒民同听。
我题君图送君别,聊为君民写心结。
莫将剪败忧后时,此民共读甘棠诗。
《送王明府有龄入都即题其慈湖种花图》【清·姚燮】天欲栽培民气厚,暗假春风入君手。春风萦回桃柳枝,如君颜色民见怡。吾郡频年苦兵乱,疲弱愁逢辣手断。便得河阳百里才,难及当时见功半。枯灰元气云渐苏,烂额焦头尚无算。是当喔咻抚恤之,子得父母身乃依。严霜四野日照室,煖体何必裘与衣?君来慈溪作贤宰,道路隆隆口碑在。无端草木亦承膏,寂郭风烟发精采。物犹如此人可知,此理奚烦费词解?凉飙九月山城秋,碧天高静鸿不流。君将奉檄走京洛,旌车驾矣民难留。君虽不留民意系,静待阳和转初地。阳和二月多好莺,君来置酒民同听。我题君图送君别,聊为君民写心结。莫将剪败忧后时,此民共读甘棠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jZn9q.html
画楼十万春烟浓,断钗零黛无小红。
银筝滥谱不堪听,杜牧情如阮籍穷。
谁家阑杆六曲好,帘底香深倚窈窕。
绿睇穿梧凤子纤,茜衫飐竹莺儿老。
莺儿凤子秋心多,暮雨桃花吹梦过。
晓苔腻席湘妃瑟,夕露飘星织女河。
孙郎对酒颜微酡,不唱秋娘金缕歌。
不歌明月前溪曲,醉倚帘眉护凉烛。
烛光剪翠一帚梧,帘影筛波几竿竹。
未愁霜紧莺魂消,但愁叶落蝉鬓彫。
曲边天远江山碧,何处松陵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