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破交夷尚少年,秘经曾自白猿传。
一军尽署沧溟里,百战常居士卒先。
龙为求群窥剑匣,蜃因吐气护楼船。
寻常啮齿非无为,不荡三韩誓不旋。
昔破交夷尚少年,秘经曾自白猿传。
一军尽署沧溟里,百战常居士卒先。
龙为求群窥剑匣,蜃因吐气护楼船。
寻常啮齿非无为,不荡三韩誓不旋。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所作的《咏俞虚江参将四首》中的第三首,主要赞扬了俞虚江参将早年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首句“昔破交夷尚少年”,描绘了他年轻时就已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击败敌对势力。接着,“秘经曾自白猿传”暗示他可能从奇特的途径(如白猿传授)习得兵法,增添了神秘色彩。
“一军尽署沧溟里,百战常居士卒先”两句,展现了俞虚江参将身先士卒的领导风范,无论在何种艰难的海域作战,他都冲在最前线。龙窥剑匣,蜃气护楼船,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他的威猛与智谋,仿佛连龙和蜃都为之所动,助他取得胜利。
最后两句“寻常啮齿非无为,不荡三韩誓不旋”,表达了他对敌人的毫不畏惧和坚定的决心,即使是寻常的小事,他也决不含糊,不彻底荡平三韩是不会轻易撤退的。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俞虚江参将的英勇、智勇双全以及强烈的使命感。
阴霾敛尽天宇清,当春处处闻流莺。
乌台小队出郊野,宛转骢马花间行。
道上行人行且止,还避当年桓御史。
都城九陌净尘埃,上苑千门满桃李。
豸冠象简生光辉,绣衣铁面霜乱飞。
观风问俗遍巡历,日暮揽辔依然归。
归来衮职将何补,入侍仙班屹如堵。
为采歌谣草谏书,鞠躬尽瘁献明主。
豺狼屏迹狡兔藏,奸邪胆落民物康。
坐令四海日熙皞,东风击壤歌虞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