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一故人,呜咽持相语。
遗我一茧袍,中有绵与絮。
梦中一故人,呜咽持相语。
遗我一茧袍,中有绵与絮。
这首诗《梦衣行(其五)》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梦境中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句“梦中一故人,呜咽持相语”,描绘了一个梦境中的场景,诗人梦见了一位老友,这位老友在梦中哭泣着与诗人交谈,流露出深深的哀伤和不舍。这一句通过梦境的设定,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真挚的情感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之情。
接着,“遗我一茧袍,中有绵与絮”,描述了老友在梦中赠予诗人的物品——一件用茧制成的袍子,袍子里填充着绵和絮。茧袍象征着老友的温暖关怀和深厚情谊,绵与絮则寓意着柔软与舒适,暗示了老友希望诗人能在寒冷中得到温暖,同时也寄托了老友对诗人的关爱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设定和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与故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沉,读来令人动容,是屈大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个人情感和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昆崙丘,云上头,河西之子牧氂牛。
野田蓬莱牛不食,直上昆崙几千尺。
凌絪缊,上昆崙。牛背上,弄碧云。
氂牛努角旁无人,与云同入天之门。
天门高高向西极,月华烂烂飞五色。
云间夜食明月光,身上斓斌虎文碧。
昆崙郁嵯峨,中高四下流黄河。
黄河水流东入海,牧人自唱蓬莱歌。
神刀断截氂牛尾,析木津头献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