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宫百亩。谁压定,不许潜蟉飞去。
赖此云根,一拳怪石,守御奔涛如戍。
偏让当年,王气轻销龙虎。怎送完兴废,单留愁住。
愁处。指点英雄陈迹,战垒与、寒鸦同数。
姑孰山多,历阳城远,分作两行红树。
且把南朝撇过,乌江北望,更吊亡秦三户。
剩一楼风月,谪仙长据。
骊宫百亩。谁压定,不许潜蟉飞去。
赖此云根,一拳怪石,守御奔涛如戍。
偏让当年,王气轻销龙虎。怎送完兴废,单留愁住。
愁处。指点英雄陈迹,战垒与、寒鸦同数。
姑孰山多,历阳城远,分作两行红树。
且把南朝撇过,乌江北望,更吊亡秦三户。
剩一楼风月,谪仙长据。
这首诗描绘的是采石矶的景色,通过对骊宫遗迹和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对兴衰变迁的感慨。"骊宫百亩"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不许潜蟉飞去"暗指人事更迭,宫殿荒凉。"云根"、"怪石"、"奔涛"等意象展现了山水的雄壮,同时也寓言了历史的守护力量。
"王气轻销龙虎"暗示了帝王运势的消逝,"完兴废,单留愁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沉思,以及对愁绪的难以摆脱。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遗迹,"战垒与寒鸦同数"描绘出凄凉的景象,暗示了岁月的无情。
"姑孰山多,历阳城远"进一步描绘了地理风貌,"两行红树"增添了色彩,但又带有一丝凄艳。诗人将思绪延伸到南朝和秦朝的历史,"乌江北望,更吊亡秦三户",表达了对过往王朝覆灭的哀叹。
最后,诗人以"剩一楼风月,谪仙长据"收尾,借"谪仙"之名,寄寓自己对超脱世俗、坚守风雅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采石矶作为文人墨客常游之地的文化底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采石矶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感慨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