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歧多淡然,别后心长勤。
况兹万里游,隔我平生亲。
綵紒入胶庠,得子成芳邻。
俛仰二十年,不异夕与晨。
循道岂有殊,眷此行藏分。
我居子献策,荏苒踰冬春。
人归筮盍簪,客去咏停云。
章缝及铜墨,笑谈阻清因。
所愿酌贪泉,不改吴生贫。
上言敬皇休,下言抚烝人。
临歧多淡然,别后心长勤。
况兹万里游,隔我平生亲。
綵紒入胶庠,得子成芳邻。
俛仰二十年,不异夕与晨。
循道岂有殊,眷此行藏分。
我居子献策,荏苒踰冬春。
人归筮盍簪,客去咏停云。
章缝及铜墨,笑谈阻清因。
所愿酌贪泉,不改吴生贫。
上言敬皇休,下言抚烝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的《和与殷晋安别》。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感慨。
首句“临歧多淡然”,描绘了在分别之际,诗人内心虽有淡淡的哀愁,但并未表现出过分的悲伤。接着,“别后心长勤”表达了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心绪难宁。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与友人相隔万里,难以常相见,使得这份友情显得更加珍贵。
“綵紒入胶庠,得子成芳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进入学府的学子,彼此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接下来,“俛仰二十年,不异夕与晨”则强调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即使时间流逝,也如同朝夕相处一般亲密无间。
“循道岂有殊,眷此行藏分”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应有所改变。随后,“我居子献策,荏苒踰冬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的岁月,从冬至春,时间的流转见证了他们的友情。
“人归筮盍簪,客去咏停云”表达了分别时的场景,友人离去,诗人以诗歌来寄托离愁。接下来,“章缝及铜墨,笑谈阻清因”则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两人曾共聚一堂,畅谈欢笑,如今却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再续前缘。
最后,“所愿酌贪泉,不改吴生贫”表达了诗人希望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不为外界所动摇。“上言敬皇休,下言抚烝人”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希望君主能休养生息,治理好国家,使百姓得到安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糺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
邓禹功成三纪事,孔融书就八年多。
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奈何。
独恨长洲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