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苍精协震亨,崇祠象设始谁成。
灵趋汉县群黎赤,事纪茅家三弟兄。
香和岱云千仞合,钟传汶水十分清。
凭舆朅尔驰遥睐,鳞绣郊原渐可耕。
自有苍精协震亨,崇祠象设始谁成。
灵趋汉县群黎赤,事纪茅家三弟兄。
香和岱云千仞合,钟传汶水十分清。
凭舆朅尔驰遥睐,鳞绣郊原渐可耕。
这首诗描绘了对岱庙的景仰与赞美。开篇即以“苍精协震亨”点出岱庙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随后通过“崇祠象设始谁成”提出对岱庙创建者的疑问,引人思考。接着,“灵趋汉县群黎赤,事纪茅家三弟兄”两句,将岱庙与民间信仰紧密相连,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香和岱云千仞合,钟传汶水十分清”描绘了岱庙周围的自然景观与氛围,香烟缭绕与山云相合,钟声悠扬,汶水清澈,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最后,“凭舆朅尔驰遥睐,鳞绣郊原渐可耕”表达了诗人对岱庙及其周围环境的赞叹,以及对这片土地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对岱庙的景仰之情,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未来希望的寄托,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杖藜随所适,花柳自村村。
野岸桃临水,人家竹映门。
香泥飞燕子,芳草思王孙。
著处堪沈醉,春醪正满樽。
先子生辛未,齐年见此翁。
从容六纪内,隐约古人风。
教子从书积,延宾畏酒空。
阶前桃杏色,依旧入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