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妆梅,疏烟做柳,腊后春初。
负郭人家,黄昏灯火,画也难如。故乡何处吾庐。
莫问讯兵残燹余。倚醉阑干,偎吟楼阁,梦也都无。
浅水妆梅,疏烟做柳,腊后春初。
负郭人家,黄昏灯火,画也难如。故乡何处吾庐。
莫问讯兵残燹余。倚醉阑干,偎吟楼阁,梦也都无。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冬末春初图景。"浅水妆梅,疏烟做柳",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梅花在浅水中若隐若现,稀疏的炊烟仿佛轻柔地装扮着柳树,展现了早春时节的朦胧美。"腊后春初"点明了时令转换。
"负郭人家,黄昏灯火",则转向了人间烟火,远处村落人家在傍晚时分亮起的灯光,温馨而宁静,即使在战乱之后,生活依然继续,但"兵残燹余"四字又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历史的沧桑。
"倚醉阑干,偎吟楼阁,梦也都无",词人借酒浇愁,倚靠在栏杆上,想要在吟咏中寻找慰藉,然而连梦境都变得遥不可及,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姚华的《柳梢青·贵筑南郭小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贵筑城郊的景象,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士大夫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
倪郎知我愁无度,故遣水仙来叩关。
悄悄如逢度相远,亭亭似直待夫还。
飘流歌舞馀杯斝,脱略簪笄失佩环。
寒眼何堪重对此,一轩风月闭穷山。
山居蔬果少,口腹每劳人。
梅子欣初食,樱桃并及新。
供盐贫亦办,荐酪远无因。
便可呼杯勺,数朝阴雨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