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四首·其二》
《偈四首·其二》全文
唐 / 义忠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见闻知觉本非因,当体虚玄觉妄真。

见相不生痴爱业,洞然全是释迦身。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义忠禅师所作的《偈四首》中的第二首。义忠禅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探讨了见闻知觉的本质与虚幻性,以及如何通过洞察这些现象达到解脱和觉悟。

首句“见闻知觉本非因”,指出见闻知觉并非事物产生的原因,而是对外界事物反应的结果。这里的“因”字,既指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暗含了对见闻知觉作为感知媒介的反思。

次句“当体虚玄觉妄真”,进一步阐述了见闻知觉的本质。这里的“当体”指的是事物的本体或真实存在,“虚玄”则形容其空灵、深邃而不可捉摸的特点。“觉妄真”则是说,人们在感知世界时所产生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基于主观的想象和误解,而非事物的真实面貌。这里强调了觉察到这种虚妄性的必要性。

第三句“见相不生痴爱业”,指出如果能够认识到一切外在现象都是虚幻的,就不会产生对它们的痴迷和贪爱,从而避免由此引发的业力(佛教术语,指行为的后果)。这表明了通过智慧观察,可以净化心灵,减少烦恼。

最后一句“洞然全是释迦身”,表达了通过深入理解宇宙万物的真相,个体能够与佛陀的精神境界相契合,实现内心的觉醒和解脱。这里的“释迦身”不仅指佛陀的肉身,更象征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精神,即通过修行达到的觉悟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见闻知觉的本质,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认知的局限,鼓励通过智慧的洞察达到心灵的解放和与宇宙真理的融合。

作者介绍

义忠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水居漫兴·其九

一点两点村火,三声四声渔歌。

半生得趣不少,百年好景无多。

(0)

水居饮酒诗·其二

有弟知我好,致我长春华。

华红映酒红,日夕饮流霞。

(0)

幽居四乐·其四

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

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襟。

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

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

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0)

陈肖平擢守大名且得长孙短言赠行兼以志喜·其一

邢台今辅郡,此去况专城。

人望使君至,当如澶水清。

何心萦紫绶,雅志在苍生。

肯让循良传,独高汉吏名。

(0)

题沈节妇卷侍御钦华大母也

矗矗山上石,青青石上松。

托根既以异,贞干凌苍穹。

不随春色荣,肯随秋风靡。

春去秋来自岁年,年年劲节常如此。

吁嗟乎,沈母之操无乃是。

结发事良人,夙夜奉姑嫜。

灿灿红罗襦,上结双鸳鸯。

殷勤不惜理蘋藻,此生自分能偕老。

人事从来错迕多,连理摧残何太蚤。

上有垂白亲,下有呱呱子。

嗟哉夫子心,九原应不死。

夫君死兮何敢生,夫心不死何敢死。

朝供菽水暮和丸,一旦红颜为君毁。

有儿作赋能凌云,自言持此报夫君。

平原未竟生前志,长吉忽修地下文。

独抚遗孙心最苦,指点遗经泪如雨。

凉月娟娟照素帏,严霜片片栖寒杼。

黄鹄歌成倍惨然,夜夜愁闻绿树鹃。

幽谷倏回白日照,玺书赢得君王怜。

六十年前相永诀,记得托孤言更切。

儿今有子已高骞,鹄立中朝称俊杰。

豸服归来称寿觞,北堂大母年方耋。

赭然颜上丹,犹是盈盈双眼血。

皭然心上冰,飞作萧萧双鬓雪。

三春桃李竞妍华,后彫惟有贞松节。

吁嗟乎,石可泐,松可折,沈母之名不可灭。

(0)

送丁勺原侍御左迁潞安司理·其一

樽酒论心日,怜君意气赊。

一麾辞汉阙,五月向天涯。

匹马孤城暮,荒村落日斜。

贾生馀涕泪,空自洒长沙。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