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家弟碧线泉》
《次韵家弟碧线泉》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七孔穿针可得过,冰蚕映日吐寒波。

练飞空咏徐凝水,带断疑分汉帝河。

川后不愁微步袜,鲛人暗动卷绡梭。

才高下视玄虚赋,对此区区转患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jiā线xiànquán
sòng / chén

kǒng穿chuānzhēnguòbīngcányìnghán

liànfēikōngyǒngníngshuǐdàiduànfēnhàn

chuānhòuchóuwēijiāorénàndòngjuànxiāosuō

cáigāoxiàshìxuánduìzhuǎnhuànduō

注释
七孔:形容针眼众多。
冰蚕:神话中的生物,吐出的丝极寒。
练飞:比喻轻盈如练的飞鸟。
徐凝水:可能指诗人徐凝的诗篇,与水相关。
带断:衣带断裂。
汉帝河:古人常以天河比喻银河或皇帝的权威。
川后:古代对江河女神的称呼。
鲛人:神话中能织出精美丝绸的海中生物。
玄虚赋:深奥的诗文或哲学。
区区:形容人的渺小或不足挂齿。
翻译
即使七个孔眼穿针都能穿过,冰蚕在阳光下吐出寒冷的光芒。
轻盈如练的飞鸟在空中吟唱徐凝的水诗,衣带断裂仿佛分隔了汉帝的天河。
江河女神不用担心微小的步履,鲛人悄然忙碌着织动卷起的丝线。
才华出众的人俯瞰着深邃的虚空赋诗,面对这一切却感到忧虑重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次韵家弟碧线泉》,通过对七孔穿针、冰蚕吐丝、练飞空中的泉水和鲛人织绡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精细的手工艺和对自然的赞美。"七孔穿针可得过"象征技艺的精湛,"冰蚕映日吐寒波"则寓言了丝线的纯净与光泽。"练飞空咏徐凝水"将泉眼比喻为仙女的织机,"带断疑分汉帝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话色彩,暗示碧线泉的源头深远。

诗人以"川后不愁微步袜"表达对家弟手艺的赞赏,"鲛人暗动卷绡梭"则借用了鲛人泣珠的传说,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两句"才高下视玄虚赋,对此区区转患多",诗人以自己的才情自比,感叹面对如此精美的手工艺品,反而生出忧虑,可能是因为技艺之高超让他感到压力,也可能是对传统工艺能否流传的担忧。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既赞美了手工技艺,又流露出诗人的感慨与思考。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香山春望·其二

名拟白家社,境追王氏川。

扪萝厜㕒侧,寻径松杉边。

画意兼诗景,今时与昔年。

会心何处是,仰首眄青莲。

(0)

题倪云林南峰图即用其韵

艺苑倪黄孰抑扬,南峰禅喜叙绳床。

已同慧远开莲社,未许山涛作议郎。

云去远天留笋白,风来矮屋度枫香。

王维裴迪工酬唱,岂负麻源华子冈。

(0)

观莲所·其三

不染由来是染尘,谁能拈出此花真。

秋风过处香盈袖,暂许诗人对碧沦。

(0)

三月晦日作·其一

红稀绿暗镇相催,赤帝传宣整辔来。

九十纵无一日旷,脩蛇赴壑岂能回。

(0)

郊行即事·其二

廿里川原暖日晴,千村稌黍有秋成。

到来不为寻新句,图里豳风许暂行。

(0)

题董邦达秋山平远图

疏林噪归鸦,远峰衔落照。

平溪渺烟霭,千里归一眺。

板桥接茅店,历历皆诗料。

是地岂富春,谁弄严公钓。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