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孔穿针可得过,冰蚕映日吐寒波。
练飞空咏徐凝水,带断疑分汉帝河。
川后不愁微步袜,鲛人暗动卷绡梭。
才高下视玄虚赋,对此区区转患多。
七孔穿针可得过,冰蚕映日吐寒波。
练飞空咏徐凝水,带断疑分汉帝河。
川后不愁微步袜,鲛人暗动卷绡梭。
才高下视玄虚赋,对此区区转患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次韵家弟碧线泉》,通过对七孔穿针、冰蚕吐丝、练飞空中的泉水和鲛人织绡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精细的手工艺和对自然的赞美。"七孔穿针可得过"象征技艺的精湛,"冰蚕映日吐寒波"则寓言了丝线的纯净与光泽。"练飞空咏徐凝水"将泉眼比喻为仙女的织机,"带断疑分汉帝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话色彩,暗示碧线泉的源头深远。
诗人以"川后不愁微步袜"表达对家弟手艺的赞赏,"鲛人暗动卷绡梭"则借用了鲛人泣珠的传说,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两句"才高下视玄虚赋,对此区区转患多",诗人以自己的才情自比,感叹面对如此精美的手工艺品,反而生出忧虑,可能是因为技艺之高超让他感到压力,也可能是对传统工艺能否流传的担忧。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既赞美了手工技艺,又流露出诗人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