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谢节母册四首·其二》
《题谢节母册四首·其二》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从容植节柏千寻,幸有阶前玉树森。

政以未亡酬地下,相逢不负百年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节妇的崇高敬意与深情缅怀。通过“从容植节柏千寻”,诗人以“柏”象征节妇的坚贞不屈与高尚品德,形象地表达了她如同千年古柏般挺拔坚韧的精神风貌。接着,“幸有阶前玉树森”一句,将节妇比作阶前的玉树,不仅赞美了她的美貌,更寓意着她如同珍贵的玉石一般纯洁无瑕,令人敬仰。

“政以未亡酬地下”则表达了对节妇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她的美德和牺牲将继续在人间流传,激励后人。这句诗体现了对逝者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以及对先贤遗志的继承与发扬。

最后,“相逢不负百年心”表达了诗人与节妇虽已阴阳两隔,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感并未因生死而消减,他们的相遇与相知,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证明了真挚情感的永恒价值。这句诗充满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节妇高尚品质的无限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节妇形象的生动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对高尚品德的颂扬,以及对真挚情感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道德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九日即事雪中见菊

瀛海茫茫又晚秋,瀛山漠漠几浮沤。
人间底事登高处,来上元龙百尺楼。

(0)

题李氏敬聚堂

和平遇物斯为美,恻怛存心即是仁。
休怪艺翁太淳质,由来忍字本诸经。

(0)

中秋日菊盛开

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
诸公定有惊人句,施与波神月下听。

(0)

隐者图

诗翁到处寻诗料,得似渔翁乐意赊。
两上波心两游戏。

(0)

辛巳正月十六日张云斋过访郭舜元高飞卿持草

市人欢呼赏元夕,覉人掩关玩周易。
易中具足光明灯,一灯散作千百亿。
粤从上元甲子到于今,经几上元此灯炯炯如一日。
静思此理发长啸,短檠孤坐看虚碧。
广文先生乃我义理朋,从我求观无尽灯。
我灯无尽易无尽,五行阴阳太极惟一心。
东邻有客好奇逸,袖出异书光芒与我易相射。
平生但识羲孔元之元,不省虚皇大道玄中玄。
我欲与君互酬答,各妙其妙勿以言语传。
会得易中极玄中玄,与子日日张灯作上元。

(0)

前岁上元与赵任卿寓临安追逐甚今年同在建溪

沙河红烛暮争然,花市清箫夜彻天。
客舍风光如昨梦,帝城歌酒又经年。
老僧强作琉璃供,上客先逢玳瑁筵。
不许裴郎同夜饮,新妆月底为谁妍。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