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青门道,知君自少时。
从容他日喜,奄忽暮年悲。
江月明丹旐,湖风冷穗帷。
音容虽可想,材力竟何施。
冠盖青门道,知君自少时。
从容他日喜,奄忽暮年悲。
江月明丹旐,湖风冷穗帷。
音容虽可想,材力竟何施。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朋友马玘大夫离别时的感慨和怀念之情。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深刻,通过对青门道上冠盖的描绘,以及对昔日欢喜与今日悲凉变化的反差,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江月明丹旐,湖风冷穗帷”这两句特别突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其中,“江月”指的是清澈的月光映照在江面上,而“湖风”则是秋夜里那股萧瑟的寒风。"丹旐"和"穗帷"都是古代宫殿中的装饰品,这里用来形容月色和风景,既表现了自然之美,又映衬出人间的荒凉。
“音容虽可想,材力竟何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音容"指的是朋友的声音和风采,而"材力"则是才华与力量。这里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抒写了即使记忆依旧,但现实中的才智与力量却难以施展于世的悲哀。
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以及对友谊无尽的怀念。
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
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
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
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