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与武陵通,青溪碧嶂中。
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
遁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才应毕婚嫁,还此息微躬。
疑与武陵通,青溪碧嶂中。
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
遁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才应毕婚嫁,还此息微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疑与武陵通,青溪碧嶂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联想,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可能选择退隐的愿望。"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通过水面清澈可见底部石块,以及夜晚松林中的宁静与微风声,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遁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表达了诗人想要隐退山林,摆脱世俗纷争的心情。其中,“遁迹”意味着隐藏踪迹,而“驱鸡吏”则是比喻隐居生活的平凡和简单;"冥心失马翁"更进一步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隔绝,仿佛连自己的坐骑——马也遗忘在尘世之中。
接着,“才应毕婚嫁,仍此息微躬”则透露出诗人对个人生活的一种放弃或牺牲。"才应毕婚嫁"可能暗示着某种生命中的重大转变,比如成婚,这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确立,但在这里它被描述为一种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仍此息微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接受与适应,"息微躬"意味着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主题。
渡江天马龙飞,翠华小驻兴王地。
石城钟阜,雄依天堑,鼎安神器。
鳷鹊楼高,建章宫阔,玉绳低坠。
望郁葱佳气,非烟非雾,方呈瑞、璇霄际。
貔虎云屯羽卫。
壮金汤、更隆国势。
天骄胆落,狼烽书熄,玉门晏闭。
祗谒陵园,长安□远,中兴可冀。
笑六朝旧事,空随流水,千古恨、无人记。
寒蝉初停号,客燕催将归。
吾亦客一世,去此复焉依。
敛袵听物变,著书明化机。
深参漆园史,渠语甚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