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落尽海榴开,奇种谁分宝地栽。
斜日捲帘深色映,晚风隔座暗香来。
披襟更拟频烧烛,把臂何妨数举杯。
最爱芳时看不去,繁枝折向月中回。
春花落尽海榴开,奇种谁分宝地栽。
斜日捲帘深色映,晚风隔座暗香来。
披襟更拟频烧烛,把臂何妨数举杯。
最爱芳时看不去,繁枝折向月中回。
这首诗描绘了海榴花开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榴花在春末夏初的独特魅力。首句“春花落尽海榴开”,以“春花落尽”为背景,强调了海榴花在百花凋零后的绽放,突出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与独特。接着,“奇种谁分宝地栽”一句,表达了对海榴花品种的珍稀和生长环境的赞美。
“斜日捲帘深色映,晚风隔座暗香来”两句,运用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海榴花在夕阳余晖下的深邃色彩和晚风吹送的淡淡香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迷人的氛围。诗人进一步通过“披襟更拟频烧烛,把臂何妨数举杯”表达出对海榴花美景的喜爱之情,愿意在这样的时刻享受饮酒畅谈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
最后,“最爱芳时看不去,繁枝折向月中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海榴花盛开时节的喜爱与不舍,甚至愿意将繁花折下,带向月光之下,以延长这份美好的记忆。整首诗通过对海榴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宾鸿度月叫秋寒,天怕炎方雨露乾。
绣衣使者持玉节,先送春风入蛋蛮。
岭南日日望行色,湖南百姓争卧辙。
两路行人界上争,去思来暮歌讴接。
广盐变法是谁谋,直至而今病未瘳。
岭上逢人须细问,远方根本是深忧。
广吏从来恃天远,北归南载无空返。
埋轮家世本澄清,无使老蚕自营茧。
莫嫌岭路去逡巡,桂林见说最宜人。
笋样山峰罗样水,锦囊收得越精神。
直声曾动天颜喜,更有元台作知己。
谏坡言路著此翁,所谓如尊乃勇尔。
大苏文章继老苏,魏徵勋业付魏谟。
传家况有黄金印,行入衣冠盛事图。
门下书生知此意,恋恋不为儿女计。
黄花时节送君行,梅花时节迎归骑。
《送张仓移漕广西》【宋·舒邦佐】宾鸿度月叫秋寒,天怕炎方雨露乾。绣衣使者持玉节,先送春风入蛋蛮。岭南日日望行色,湖南百姓争卧辙。两路行人界上争,去思来暮歌讴接。广盐变法是谁谋,直至而今病未瘳。岭上逢人须细问,远方根本是深忧。广吏从来恃天远,北归南载无空返。埋轮家世本澄清,无使老蚕自营茧。莫嫌岭路去逡巡,桂林见说最宜人。笋样山峰罗样水,锦囊收得越精神。直声曾动天颜喜,更有元台作知己。谏坡言路著此翁,所谓如尊乃勇尔。大苏文章继老苏,魏徵勋业付魏谟。传家况有黄金印,行入衣冠盛事图。门下书生知此意,恋恋不为儿女计。黄花时节送君行,梅花时节迎归骑。
https://shici.929r.com/shici/Culxfc91.html
算千葩百卉,谁伴东风,早春时候。
唯有江梅,在人间长久。
雪后霜前,冲涉多少,尚精神如旧。
岁岁年年,酴酥饮了,便为公寿。
更向尊前席上,细看人与梅花,棱棱争瘦。
桃李漫山,都落芳尘后。
和气满身,参调玉弦,表天然孤秀。
来岁今朝,星闱雾阁,一卮春酒。
未岁嘉平,初旬日四,雪中归自崇唐。
山林湖海,一气接苍茫。
踏尽玉龙千丈,更一望、龙尾天长。
须臾上,高峰四顾,迤逦过前冈。
群山,如玉削,松林百万,尽傅琼霜。
浑疑是天际,一鹤翱翔。
人道玉皇三六,欲一叩、风力方刚。
明朝好,金乌衔烛,八表散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