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不问语先堕,明镜当台双照破。
迷云散尽晓天空,杲日团团红似火。
有无不问语先堕,明镜当台双照破。
迷云散尽晓天空,杲日团团红似火。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二首·其十一》,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法泰。诗的内容以禅宗的智慧观照为主题,通过比喻来阐述哲理。
"有无不问语先堕",表达的是在提问之前,已经领悟到事物的本性,无需过多言语,真理自在其中。"明镜当台双照破",将明镜比喻为内心的洞察力,如同台上明镜,能同时映照出事物的两面,揭示事物的本质。
"迷云散尽晓天空",象征着去除困惑和迷惑后,心灵如晓天般清澈明亮。"杲日团团红似火",则以红日的形象,形容真理的炽热和鲜明,如同燃烧的火焰,照亮人们的内心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体悟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境界。
过雨西湄,草堂里、闲看新涨。
病初起、尘襟顿遣,诗怀无恙。
波影如云当岸走,芦花似雪缘阶上。
见携来、尺半鲤鱼肥,邻翁饷。衰柳下,扁舟漾。
夕阳外,渔歌唱。更举杯邀月,同倾花酿。
高兴漫裁金缕曲,狂游还觅青藤杖。
但烟霞、深处作生涯,真无状。
问讯溪山,好秋风里,何处登临。
爱清湖新筑,天然融结,眼中佳胜,不让横林。
楼起青云,堂连绿野,篱巷斜通碧树阴。
最难得,重湖沙绕,隔岭潭深。门前几个青岑。
合每日、开窗对酒吟。
况隐隐花源,从人借问,萧萧竹径,许客相寻。
我劝先生,多栽杨柳,遍插芙蓉夹水浔。
更须买,青娥画舫,莫吝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