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江水,江上有青山。
青山易黄落,江水易波澜。
妇心寂不移,白首无腼颜。
衣藏锦文新,镜掩铜花斑。
惟忧凤一去,母雏日饥寒。
开门见江水,江上有青山。
青山易黄落,江水易波澜。
妇心寂不移,白首无腼颜。
衣藏锦文新,镜掩铜花斑。
惟忧凤一去,母雏日饥寒。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蔡节妇诗(其一)》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的江景图,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首句“开门见江水”,以开门引入画面,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流动的生活气息。接下来,“江上有青山”进一步点明环境的清幽与静谧。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借“青山易黄落,江水易波澜”暗示世事无常,岁月如流,青山会老去,江水也会经历起伏。这与节妇内心的坚韧形成对比,她的心境“寂不移”,即使岁月流逝,白发苍苍,依然坚守贞操。
“衣藏锦文新,镜掩铜花斑”描绘了节妇的朴素生活,衣饰虽旧,但仍有华美的痕迹,镜子虽斑驳,却映照出她不变的容颜。这两句赞美了节妇内在的美丽和坚毅。
最后两句“惟忧凤一去,母雏日饥寒”表达了节妇对家庭的忧虑,她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担心一旦自己离世,孩子们将面临生活的困苦。这既是对自我牺牲的表白,也是对社会伦理的颂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赞扬了节妇的坚贞和母爱的伟大,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襄阳江水扬洪波,襄阳之山高嵯峨。
跨荆引蜀控南北,地重物蕃当险扼。
名邦作牧须俊贤,吾松李侯无与肩。
刑书三千浩云烟,侯也一一能精研。
况侯壮年才力富,心地炯炯涵秋露。
致身金紫非偶然,千里骅骝见高步。
小施大受理则优,恢恢眼底无全牛。
退食自公多暇豫,不妨吊古还寻幽。
卧龙冈上秋云冷,堕泪碑前芳草暝。
鹿门月色自古今,习池风光谁管领。
羊葛勋名传不诬,期侯将来名与俱。
若过习池就试问,还有高人庞孟无。
学道曾论志,蹉跎竟寡成。
浮云观世变,逝水叹年庚。
不拟栽朝菌,还期采夕英。
迂忠怀衮补,缪拙滥文衡。
丽泽高贤与,分襟别恨生。
君方敦雅道,世复际文明。
款接多慵废,酬知但朴诚。
缁衣吾敢负,犹为跂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