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曼秋宰宜都·其四》
《赠陈曼秋宰宜都·其四》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射策同游万乘前,三年旧事渺云烟。

岂知狭巷飘灯地,会续高斋刻烛缘。

味等马肝姑自享,弃如鸡肋亦堪怜。

钩心斗角三千首,僭与连珠作闰编。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的《赠陈曼秋宰宜都》组诗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陈曼秋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官职生涯的感慨。

首句“射策同游万乘前”,以“射策”比喻科举考试,暗示两人曾一同参加过重要的选拔考试,共赴京城,意在表达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经历。接着,“三年旧事渺云烟”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岂知狭巷飘灯地,会续高斋刻烛缘。”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在狭窄巷道中飘摇的灯光与未来在高雅书房中刻烛等待的情景相连,既表达了对过去艰苦岁月的回忆,也预示着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味等马肝姑自享,弃如鸡肋亦堪怜。”此句以马肝和鸡肋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某些事物的取舍态度。马肝虽难以下咽,但也是自己选择的,应自得其乐;而鸡肋虽无多大价值,却也不忍轻易抛弃。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的得失持有豁达的态度。

最后,“钩心斗角三千首,僭与连珠作闰编。”“钩心斗角”形容官场的明争暗斗,此处指陈曼秋在官场上的经历和成就。“三千首”夸张地形容数量之多,表明陈曼秋的政绩卓著。“连珠”比喻连续的佳作或成就,“闰编”则可能是指在正史之外的记载。整句话表达了对陈曼秋官场生涯和政绩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暗示了对其在复杂官场中的智慧和策略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生活态度以及官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人生轨迹的深刻理解与赞赏。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即席赠别

离筵不必奏笙簧,说剑论诗醉一场。

别后有期期不定,水萍风絮雨茫茫。

(0)

共赋行田

不屑人间事业忙,日迷歌舞少年场。

楼台夜月延佳客,花竹春风拥谢娘。

笑倩钗金挑烛影,醉嫌杯玉擘橙香。

谁知原上农家子,鞭袅残星晓露凉。

(0)

述怀·其一

飘零孤影寄天涯,梦断春风二鼓挝。

闷上心来须赖酒,愁驱睡去胜如茶。

龙潜北海收雷迹,豹隐南山养雾花。

天产我材应有意,不成空使二毛华。

(0)

对雪鼓琴

君不见党侯赏雪斟羊羔,蛾眉低唱白云谣。

慷慨樽前一绝倒,高谈阔论誇雄豪。

又不见陶谷开轩收竹雪,旋烧活火烹团月。

笑撚吟须吟雪诗,冷淡生活太清绝。

清欢浊乐争相高,至人视此轻鸿毛。

嗜音酣酒元粗俗,癖茶嚼句空劬劳。

龙庭飞雪风凄冽,天地模糊同一色。

数卮美湩温如春,三弄悲风弦欲折。

酪奴欢伯持降旌,诗声歌韵不敢鸣。

党武陶文都勘破,真识此心无一个。

(0)

太阳十六题·其十利道拔生

个个既知迦叶富,人人休怨释迦悭。

破铛煮得空华实,甑里盛将铁汉餐。

(0)

过天德用迁上人韵

行尽中原二百州,黄能往往不吞钩。

而今再出天山道,收拾纶竿北海游。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