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舟一送君,离别在今夕。
耿耿秋夜长,不寐成远忆。
岂无黄金罍,可以涤胸臆。
我心匪白云,卷舒焉有迹。
弹冠武水滨,坐久暮山碧。
移舟一送君,离别在今夕。
耿耿秋夜长,不寐成远忆。
岂无黄金罍,可以涤胸臆。
我心匪白云,卷舒焉有迹。
弹冠武水滨,坐久暮山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黄所作的《送陆五台之任》。诗中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
首句“移舟一送君”,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诗人亲自移动小船,为友人送行,充满了不舍与深情。接着,“离别在今夕”点明了离别的时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悲伤的情绪。
“耿耿秋夜长,不寐成远忆。”这两句通过描写秋夜的漫长和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愁。秋夜的寂静与漫长,与诗人内心的思绪交织在一起,使得他对友人的思念愈发深刻。
“岂无黄金罍,可以涤胸臆。”这里诗人以酒喻情,表达了一种想要借酒浇愁的心态。然而,即使有再多的美酒,也无法完全消除心中的忧伤和对友人的思念。
“我心匪白云,卷舒焉有迹。”诗人以白云比喻自己的心,说明他的心情如同白云般飘忽不定,无法捉摸。这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描述,也是对离别后友情难以预测的感慨。
“弹冠武水滨,坐久暮山碧。”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武水岸边的情景,时间流逝,暮色降临,山色变得碧绿。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释然,尽管心中仍有不舍,但面对现实,他选择了接受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的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自古称稀,须信道、人生七十。
当七月、庆生佳节,更逢七夕。
丹鼎麻姑多两转,蟠桃王母无双实。
更竹林、作者茂芝兰,俱无敌。
持觞劝,辰拱北。
阴功在,头俱黑。
况轲亲教子,同声战国。
九万鹏程当不二,八千椿寿看逾一。
愿从今、屈指再从头,山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