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昨来闻出世,阿师今日又登途。
杖头倘有闲田地,寄我山头一纸书。
大士昨来闻出世,阿师今日又登途。
杖头倘有闲田地,寄我山头一纸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的《送僧上径山兼简妙喜老人(其一)》。诗中以送别僧人上径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僧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大士昨来闻出世”,以“大士”比喻高僧,暗示僧人过去曾有过非凡的成就或经历,如今“出世”,即离开红尘,前往修行之地。次句“阿师今日又登途”,“阿师”是对僧人的尊称,“登途”意味着僧人即将启程前往目的地。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僧人从过去的辉煌到现在的离别,充满了对僧人旅程的关切与不舍。
后两句“杖头倘有闲田地,寄我山头一纸书”,则是诗人对僧人的深情嘱托。诗人希望僧人在旅途中,如果有机会,能寄一封书信给自己,分享旅途中的见闻与感悟。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的思念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僧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知识、智慧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送别僧人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离别以及对远方世界的想象的独特视角。
有客住吴国,赠我以莫耶。
提携未出匣,随手生霜花。
或恐是神物,吞吐虹光斜。
不惜黄金装,横在白鼻騧。
边烽昨夜至,飞符度流沙。
秋月照长城,边骑纷如麻。
按剑左右盼,目已无浑邪。
丈夫为天下,安能复顾家。
东都多妖丽,住近春明门。
单车来侠客,驷马回王孙。
妆成耀皎日,结佩鸣瑶璠。
举止有飞态,流目无定源。
金尊浸圆月,绮被绣双鸳。
色笑延新宠,肝胆怀旧恩。
团扇总含悲,前鱼羞自言。
容华易零落,抚枕忧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