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八日同何靖卿侍御饮寿安寺》
《九月八日同何靖卿侍御饮寿安寺》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五岭秋高气色寒,珠林明月此登坛。

天涯兄弟论心处,海国风尘抵掌间。

胜事漫须夸落帽,归人未许动征鞍。

诘朝更有龙山会,弹剑酣歌任倚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寿安寺中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聚会的情景。首联“五岭秋高气色寒,珠林明月此登坛”以五岭的秋色和珠林的明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暗示了聚会的地点和时间。颔联“天涯兄弟论心处,海国风尘抵掌间”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虽身处天涯,却能在此地畅谈心事,仿佛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颈联“胜事漫须夸落帽,归人未许动征鞍”中,“胜事”指聚会的欢乐时光,“落帽”典故出自陶渊明,此处借以形容聚会的愉悦和自由,“归人”则是即将结束聚会准备返回的人,表达了对聚会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尾联“诘朝更有龙山会,弹剑酣歌任倚栏”预示着第二天还有另一个聚会等待,诗人与友人将再次欢聚一堂,弹剑高歌,倚栏远眺,享受着相聚的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聚会时的温馨场景和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充满了诗意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画兰

此是幽贞第一花,不侪桃李只云霞。

采香或可通来径,更写春山一片遮。

(0)

邓尉观梅用商丘宋抚军韵·其二

问讯昙山路,言寻石壁花。

数枝寒寂历,万木冻槎丫。

砌下湖波汹,岩前野雀哗。

精蓝芜废尽,犹自发奇葩。

(0)

夜宴外家浣翠亭

西园成雅集,清夜寂无喧。

冷露团花影,寒波敛月痕。

危楼倚空翠,疏柳挂黄昏。

好为留馀兴,中秋结桂尊。

(0)

英山道中

晓发仙人山,山高风似虎。

月落东方明,雾气蒸成雨。

风卷暝色开,曈曈日初吐。

林麓喷彩霞,朝阳散平楚。

偶闻鸡犬声,人家隐桑坞。

登高望八荒,苍天如覆釜。

杜鹃红满冈,开落无人主。

贪看山林景,不觉征途苦。

茫茫尘世中,何如鸳鹭侣。

朝聚沧浪烟,夕宿蓼花渚。

得失不关心,翱翔时振羽。

(0)

秋日

肃杀秋声里,幽怀感百端。

螀啼露华重,萤度月波寒。

竹外疏花瘦,廊腰败叶乾。

独怜三径菊,冷节末阑珊。

(0)

山行

閒步横桥载酒行,垂杨叶底暗闻莺。

溪边小艇人争渡,树杪斜阳鹊噪晴。

迎客野猿频献果,催耕山鸟不知名。

晚钟何处随风落,我亦思归踏落英。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