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中两度过,殷勤一访老娑罗。
记得树腰围四丈。惆怅。官僧利斧奉官磨。
剔尽根株搜尽子。已矣。古铜卧佛不瞋他。
此后相思判作梦。只恐。别君日久忘枝柯。
三十年中两度过,殷勤一访老娑罗。
记得树腰围四丈。惆怅。官僧利斧奉官磨。
剔尽根株搜尽子。已矣。古铜卧佛不瞋他。
此后相思判作梦。只恐。别君日久忘枝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奕绘所作的《定风波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三十年间两次拜访老娑罗树的经历,以及对这棵树的深厚情感。诗人回忆起三十年前,老娑罗树的树腰围已有四丈之宽,如今再访,不禁感慨万千。
“三十年中两度过,殷勤一访老娑罗。” 开篇即点明时间跨度与诗人对老娑罗树的深情厚谊。诗人以“殷勤”二字,表达了对老树的敬重与怀念之情。
接着,“记得树腰围四丈。惆怅。” 描述了老娑罗树当年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惋惜。树腰围四丈,可见其生长之茂盛,然而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诗人内心充满感慨。
“官僧利斧奉官磨。剔尽根株搜尽子。” 这两句描绘了官府僧侣为了获取利益,不惜破坏自然美景,砍伐树木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破坏自然环境行为的不满与谴责。
“已矣。古铜卧佛不瞋他。” 最后一句,诗人以“古铜卧佛”象征着历史的见证者,它不因人间的纷扰而改变,暗示了自然与历史的永恒不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破坏自然行为的无奈与愤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三十年前与现在的景象,以及对老娑罗树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如是数珠祇一颗,离垢摩尼光不破。
佛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这个。
未了人,休将过,成佛人希念佛多。
却将妄念数如麻,念来年久却成魔。
假慈悲,当什么,顺时吉,逆时祸。
行住坐卧似风牵,诳谤佛法如行货。
木槵子,麻穿过,假名一百单八个。
和酒和肉耀心光,谁觉死来连汝堕。
心念肉,口波波,业识如是怎奈何。
灵府未清徒念佛,身心净土自弥陀。
旃檀成,来惠我,拈起连天笑一和。
自家不比这般人,黄叶止啼元是我。
聪明人,犹较可,二乘闻说心如火。
几百劫中用数珠,今日教人都诀破。
善男子,不恁么,法无断灭言无过。
一人道假百千虚,何不学西来达磨。
不立文字无唱和,寂灭光中神护佐。
九年面壁没人知,直指人心少林坐。
雪齐腰,割臂堕,犹自惺惺不放过。
徵诘神光勿得心,忽然解悟方担荷。
报参玄,休懡㦬,决择身心是什么。
虚空何物可相当,体得一如闲打坐。
十方诸佛念珠同,法界圆明无两个。
《数珠歌》【宋·释印肃】如是数珠祇一颗,离垢摩尼光不破。佛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这个。未了人,休将过,成佛人希念佛多。却将妄念数如麻,念来年久却成魔。假慈悲,当什么,顺时吉,逆时祸。行住坐卧似风牵,诳谤佛法如行货。木槵子,麻穿过,假名一百单八个。和酒和肉耀心光,谁觉死来连汝堕。心念肉,口波波,业识如是怎奈何。灵府未清徒念佛,身心净土自弥陀。旃檀成,来惠我,拈起连天笑一和。自家不比这般人,黄叶止啼元是我。聪明人,犹较可,二乘闻说心如火。几百劫中用数珠,今日教人都诀破。善男子,不恁么,法无断灭言无过。一人道假百千虚,何不学西来达磨。不立文字无唱和,寂灭光中神护佐。九年面壁没人知,直指人心少林坐。雪齐腰,割臂堕,犹自惺惺不放过。徵诘神光勿得心,忽然解悟方担荷。报参玄,休懡㦬,决择身心是什么。虚空何物可相当,体得一如闲打坐。十方诸佛念珠同,法界圆明无两个。
https://shici.929r.com/shici/IYfy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