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罗浮山作·其三》
《初入罗浮山作·其三》全文
明 / 祁衍曾   形式: 古风

道家称洞府,兹山第七天。

宵中白日出,石窦黄龙蟠。

涓涓铁桥流,上与瑶池连。

不见蟠桃树,但见梅花阡。

我欲折梅花,贻我心所欢。

所欢在何处,仰视明月娟。

振衣发长啸,寤寐将焉谖。

物役各有极,聊以返自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神秘与美丽,充满了道家的哲学意味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的“道家称洞府,兹山第七天”开篇即点明了罗浮山作为道教圣地的地位,仿佛是人间仙境,隐匿于世外。接着,“宵中白日出,石窦黄龙蟠”两句,运用奇特的想象,描述了夜晚中太阳从石窦中升起,黄龙盘踞其中的景象,既神秘又壮观。

“涓涓铁桥流,上与瑶池连”则进一步渲染了罗浮山的仙气,铁桥流水,连接着瑶池,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而“不见蟠桃树,但见梅花阡”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传统神话中蟠桃树的怀念,以及眼前梅花盛开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我欲折梅花,贻我心所欢”表达了诗人想要采摘梅花,赠予心中所爱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然而,“所欢在何处,仰视明月娟”则引出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振衣发长啸,寤寐将焉谖”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独白,通过振衣长啸,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逃避。最后,“物役各有极,聊以返自然”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是对道家思想的深刻体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罗浮山的自然风光,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祁衍曾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羡仲。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户部广西司主事,升员外郎中。性通脱,隐居罗浮。事母兄极孝友,后遭母丧,以毁卒。文誉颇盛,有《绿水园集》。
猜你喜欢

古意·其一

心甘和薏苦,一种在莲房。

试把芙蓉擘,方知侬断肠。

(0)

舟行

势急潮相叠,秋来水益骄。

渔舟无旦暮,只是弄江潮。

(0)

秋日挈舟茉莉沙追送孔参军即景口占以赠其行·其四

花摇知白鹭,水落见红螺。

一片萧疏雨,声先到芰荷。

(0)

白华园作·其二十九

香好消魂梦,氤氲至夜分。

馀烟飞不尽,凝作半床云。

(0)

大奴曲·其五

炕用蔚州煤,墙衣高丽茧。

羊酪入酒香,馀肉肥鹰犬。

(0)

对花作·其二

芙蓉三日醉,菡萏一秋香。

白首难忘汝,相依此瘴乡。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