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有良质,斲为双绮琴。
疏弦映金徽,泠泠发佳音。
一弹薰风至,更弹江月沉。
大雅久以寂,志士寄幽吟。
坐令众喧息,洞见太古心。
梧桐有良质,斲为双绮琴。
疏弦映金徽,泠泠发佳音。
一弹薰风至,更弹江月沉。
大雅久以寂,志士寄幽吟。
坐令众喧息,洞见太古心。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戴鱀所作,名为《感兴四首》之其一。诗中以梧桐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通过描绘双绮琴的制作与演奏,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深邃。
首句“梧桐有良质,斲为双绮琴”点明了主题,梧桐木因其质地优良,被精心雕琢成两把精美的琴。接下来,“疏弦映金徽,泠泠发佳音”描绘了琴的构造与演奏时的声音,疏朗的琴弦在金色的徽记下发出清脆悦耳的乐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
“一弹薰风至,更弹江月沉”进一步展示了音乐的力量,一曲弹奏仿佛能唤起和煦的春风,另一曲则能让江面的月色沉静下来,形象地表现了音乐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情感共鸣的能力。
最后,“大雅久以寂,志士寄幽吟”表达了对古代高雅艺术的怀念,以及现代人通过音乐来寄托内心情感的愿望。“坐令众喧息,洞见太古心”则强调了音乐能够超越时空,让听者感受到远古心灵的共鸣,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寒气如山压霜重,珠阁银金连晓动。
吹笙十五少王郎,手搦青梧拴綵凤。
秃衫浅揖无宾主,满握青烟喷白麈。
金炉霍霍狮子鸣,腻烛双双芙蓉吐。
乳花如雪滴春香,百刻无多情则长。
西施入越夷光死,鹦鹉无魂鸳断肠。
丽娃宫里苔三尺,旋拂遗綦嗅蚕迹。
古井晶莹恼杀人,梦里行云谁到席。
深如谷,高如屋。穴云心,穿地腹。路荒唐,齿崄嶬。
石如病,天似痴。黄者浆,白者髓。云絮絮,出靴底。
白蝙蝠,大于鸡。冲焰起,扑人飞。
突而高岭间之,忽而平溪限之。龙欲言,闻人止。
涎沫流,腥风起。鬼邪仙,烟欤雾。炬无光,将安去。
海可通,江可涉。灵威丈人难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