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望烟波阔,登台气象高。
风声低雁翅,海色上僧袍。
红日当朝见,鲛人闻夜号。
平生有怀抱,行坐总成劳。
入望烟波阔,登台气象高。
风声低雁翅,海色上僧袍。
红日当朝见,鲛人闻夜号。
平生有怀抱,行坐总成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深沉的情感。首联“入望烟波阔,登台气象高”开篇即展现了一幅辽阔的山水画卷,烟波浩渺,登高望远,气魄非凡。颔联“风声低雁翅,海色上僧袍”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将风声与雁翅、海色与僧袍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意境。颈联“红日当朝见,鲛人闻夜号”运用对比手法,红日与夜号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日出的壮丽,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尾联“平生有怀抱,行坐总成劳”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充满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整体而言,此诗以登高远眺为引子,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去时枫树青,回来枫叶丹。
丹青转瞬韶华改,逐客天涯何日还。
曾忆乘槎剑江侧,剑气光芒照颜色。
扁舟今两宿江干,蓬鬓如丝非往昔。
呼童独酌还独醒,醒来仍把剑文拭。
掌中寒露滴芙蓉,波心隐隐见蛟龙。
神物变怪每如此,岂终沦落在泥土。
君不见淮安市上多少年,匍伏英雄在眼前。
又不见大鹏抟风九万里,学鸠群笑枋榆里。
吁嗟人生有酒且尽倾,未须反覆论世情。
推蓬四顾月光白,忽然飞鸟向我鸣。
问之何事向南征,黄云紫水天溟溟。
愿因双翼一寄声,飞鸟长逝不我答,焚香夜读中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