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待用复和斋居叠韵答之二首·其一》
《林待用复和斋居叠韵答之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烛影擎风撼碧纱,斋庭昼锁树排衙。

天街雪霁初归雁,池草春深欲散蛙。

屯相生成肌骨瘦,畏途休著脚跟斜。

皂囊衮职何能补,合说编氓愿捕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斋居环境的静谧与自然景色的生动。首句“烛影擎风撼碧纱”以烛光摇曳、微风轻拂、碧纱轻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斋庭昼锁树排衙”则通过白天的庭院被树木环绕,仿佛排列成行,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秩序感。

“天街雪霁初归雁,池草春深欲散蛙”两句,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天空中归雁南飞的景象,以及池塘边春草茂盛、蛙声即将响起的生机勃勃之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屯相生成肌骨瘦,畏途休著脚跟斜”则表达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与同情。这里“屯相生”可能指生活困苦的人们,“肌骨瘦”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身体状况,而“畏途休著脚跟斜”则表达了对艰难险阻道路的谨慎与避免,体现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最后,“皂囊衮职何能补,合说编氓愿捕蛇”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虽身居高位(皂囊,古代官服的一部分,此处借指官职),但面对社会问题却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寄希望于普通百姓(编氓)能够有所作为,愿意为改善社会状况而努力,如“愿捕蛇”一般,积极主动地参与改变现状。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日本杂事诗·其二

泰初一柱立天琼,岳降真形地始成。

西有和华东诺册,一夸手造一胎生。

(0)

李肃毅侯挽诗四首·其三

毕相伊侯久比肩,外交内政各操权。

抚心国有兴亡感,量力天能左右旋。

赤县神州纷割地,黑风罗刹任飘船。

老来失计亲豺虎,却道支持二十年。

(0)

七用前韵·其二

落叶秋风怨帝梧,天寒谁为送褰襦?

六宫亦写《零丁贴》,九牧旁观《罔两图》。

列仗黄麾函促送,蒙头毡毳病应苏。

转旋龙驭归何日?恨未前驱手执殳。

(0)

岁暮怀人诗·其二十四

十洲三岛浮槎去,汗漫狂游久未还。

输与清闲阳朔令,朝朝拄笏饱看山。

(0)

锡兰岛卧佛·其一

大风西北来,摇天海波黑。

茫茫世界尘,点点国土墨。

虽曰中国海,无从问禹迹。

近溯唐南蛮,远逮汉西域。

旧时《职贡图》,依稀犹可识。

自明遣郑和,使节驰络绎。

凡百马流种,各各设重译。

金弃铸多罗,玉环献摩勒。

每以佛光明,表颁帝威德。

苏禄率群臣,渤泥挈尽室。

阑斑被绣缦,扶服拜赤帟。

是中蛮夷长,窃号公侯伯。

比古小诸侯,尚足称蒲璧。

其他鸟了部,争亦附商舶。

有诏镇国山,碑立高百尺。

以此明得意,此刻之罘石。

及明中弃后,朝贡渐失职。

岂知蕞尔国,既经三四摘。

铁围薄福龙,大半供鸟食。

我行过九真,其次泊息力。

婆罗左右望,群岛比虮虱。

咸归西道主,尽拔汉赤帜。

日夕兴亡泪,多于海水滴。

行行复行行,便到师子国。

(0)

又寄内子

十年欢聚不知愁,今日分飞独远游。

知否吾妻桥上望,淡烟疏柳数行秋。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