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遥遥一水通,出城偶试布帆风。
招提平枕清流澈,真偈当前印色空。
遇浅泊之殊钝置,乘风迅尔却轻豪。
谁知到点评量处,白足僧人望转劳。
荷芰香风坐阖闾,岸蝉声亮静听诸。
西山送雨如飞瀑,涨影旋高几寸馀。
假山过雨应流翠,古钵生莲定作青。
望里因增新悟境,由来意想胜身经。
西海遥遥一水通,出城偶试布帆风。
招提平枕清流澈,真偈当前印色空。
遇浅泊之殊钝置,乘风迅尔却轻豪。
谁知到点评量处,白足僧人望转劳。
荷芰香风坐阖闾,岸蝉声亮静听诸。
西山送雨如飞瀑,涨影旋高几寸馀。
假山过雨应流翠,古钵生莲定作青。
望里因增新悟境,由来意想胜身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经过万寿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联“西海遥遥一水通,出城偶试布帆风”以开阔的视野开篇,描绘了诗人从城市出发,尝试在水上航行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颔联“招提平枕清流澈,真偈当前印色空”则转向对万寿寺的描写,通过“招提”(即寺庙)与“清流”的对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澈的氛围,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真偈当前印色空”一句,巧妙地将佛教中的“偈”(佛经或佛语)与“色空”(佛教中指物质与精神的相对关系)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颈联“遇浅泊之殊钝置,乘风迅尔却轻豪”描述了船只在水面遇到浅滩时的停泊与快速前行的场景,通过“钝置”与“轻豪”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多变,也寓意了人生旅途中的起伏与变化。
尾联“谁知到点评量处,白足僧人望转劳”以白足僧人的形象收尾,象征着修行者的不懈努力与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最后一联“荷芰香风坐阖闾,岸蝉声亮静听诸。西山送雨如飞瀑,涨影旋高几寸馀。假山过雨应流翠,古钵生莲定作青。望里因增新悟境,由来意想胜身经。”则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禅意,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万寿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