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梅轩》
《挽张梅轩》全文
元 / 张伯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每侍吾兄话,乡闾称善人。

未华班武旧,皂盖姓名新。

岩壑何曾老,阶庭总是春。

梅花香韵歇,云黯浙江滨。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张梅轩》由元代诗人张伯淳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德行与精神风貌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联“每侍吾兄话,乡闾称善人”,开篇即点明了逝者在生前深受乡邻敬重,每次与兄长交谈都能展现出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誉。这既是对逝者人格魅力的高度肯定,也体现了其在社会中的良好口碑。

颔联“未华班武旧,皂盖姓名新”,通过对比手法,将逝者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相提并论。一方面,“未华班武旧”暗示逝者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将或英雄,但其精神与功绩同样值得铭记;另一方面,“皂盖姓名新”则强调了逝者在当代社会中崭露头角,以其独特的方式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留下了新的印记。

颈联“岩壑何曾老,阶庭总是春”,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赞美逝者的精神如同山川不老,四季常青。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逝者长寿与青春永驻的祝愿,更寓意着其精神与影响将永远鲜活于人们心中,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与希望。

尾联“梅花香韵歇,云黯浙江滨”,以梅花凋谢和天空阴沉的景象,象征逝者的离世。梅花香韵的消逝,意味着逝者独特的风采与才华不再,而云黯浙江滨则暗示了哀伤与怀念的情绪笼罩在逝者家乡的上空。这一联既是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也是对其精神遗产将在后人心中长久流传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刻画了逝者生前的形象与精神风貌,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传承之感。

作者介绍

张伯淳
朝代:元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父张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张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与赵孟頫为中表,人物相望。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 
猜你喜欢

海棠春.闺中四景词.秋

西风萧瑟梧桐老。闻处处、寒砧夜捣。

罗袂拂霜轻,雾髻侵云袅。绿窗声送孤鸿早。

纨扇上、离愁多少。月下桂香浮,限煞秋光好。

(0)

水龙吟

石城潮打千秋,消磨不尽还相逗。

闲云无定,野水长萦,缤纷绕岫。

古古今今,朝朝暮暮,如何参透。

叹依然风景,茫茫交集,但凭得、秋容瘦。

看取婵娟秋色,西风摇落应怜否。

碧天空阔,寒烟无数,怨砧凄漏。

把杯邀月,醉浓秋极,情同苦酒。

怅幽山丛桂,飘残何处,断香盈袖。

(0)

虞美人.春雪

玉楼吹落东风月。树树梨花发。江南春信碧云赊。

偏引粉香随蝶、梦天涯。归鸿欲度迷湘渚。

远恨浑如许。休怜缥缈碎琼飞。

却是助人幽思、怯春衣。

(0)

忆江南.冬景八阕·其八

河畔草,一望尽凄迷。

金勒不嘶新寂寞,青袍难觅旧葳蕤。野烧又风吹。

胡蝶去,何处问归期。

一架秋千寒月老,满庭鶗鴃故园非。空自怨萋萋。

(0)

菩萨蛮.重午

薄罗皓腕笼香结。诗题纨扇初裁雪。日影下重楼。

波浮菰黍流。黄鹂啼乍歇。绿柳吹新月。

芳草遍天涯。王孙归正赊。

(0)

满宫花.咏游春人

日融和,花媚妩。粉蝶摇枝娇舞。

轻风吹落小桃红,燕子衔归绣户。草芊绵,人容与。

共羡春光如许。紫骝金勒系垂杨,拾翠寻芳伴侣。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