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壁交青琐,重帘挂紫绳。
如何一柱观,不碍九枝灯。
扇薄常规月,钗斜只镂冰。
歌成犹未唱,秦火入夷陵。
复壁交青琐,重帘挂紫绳。
如何一柱观,不碍九枝灯。
扇薄常规月,钗斜只镂冰。
歌成犹未唱,秦火入夷陵。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节庆活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复。开头两句“复壁交青琐,重帘挂紫绳”表达了宏伟建筑内部装饰的精致和华丽,其中“复壁”指的是层叠的墙壁,“青琐”形容色彩的鲜明,如同翡翠一般;“重帘”则是厚重的窗幔,而“紫绳”则是用紫色的丝线织成的装饰。
接下来的两句“如何一柱观,不碍九枝灯”写的是室内的陈设,尽管有高大的柱子,但并不妨碍到处悬挂的九支精美的灯笼。这说明了古代建筑设计上的巧思和对室内空间利用的艺术性。"一柱观"可能是指厅堂中的立柱,而“不碍九枝灯”则展示了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和谐。
中间两句“扇薄常规月,钗斜只镂冰”描绘的是女性使用的生活用品,如薄扇可能是夏日用以驱热的工具,“常规月”则是一种规矩之月形状的装饰;“钗斜”指的是头饰的倾斜,而“只镂冰”则象征着精致细巧,犹如冰面上的纹理一般。这些物品都透露出当时女性生活的雅致与高贵。
最后两句“歌成犹未唱,秦火入夷陵”颇为神秘,可能暗示着宴会还在进行中,但音乐尚未开始,或者是诗人对于那即将到来的盛大乐章有所期待;“秦火”一词较难解读,或许象征着某种力量或热情,而“入夷陵”则可能是一个地名,表达了一种境界的超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宏伟、奢华且充满艺术氛围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