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蘋起,云光在水。荇藻有心,清我眸子。
白露在衣,秋心易微。冠兮佩兮,君子当饥。
风动蘋起,云光在水。荇藻有心,清我眸子。
白露在衣,秋心易微。冠兮佩兮,君子当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许琊的《感秋诗(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继承了唐诗的意境和节奏,同时又融入了宋代词人对内心情感细腻表达的特点。
“风动蘋起,云光在水。”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湖面景象。风轻拂过,湖上的藕花随之摇曳,云光倒映于波光粼粼的水中,既表现了秋季的意境,也为诗人内心的情感铺垫。
“荇藻有心,清我眸子。” 荇藻指的是水草,这里比喻为有情之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深切感受,以及希望借助这些纯净的自然元素来净化自己的眼中所见。
“白露在衣,秋心易微。”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秋夜的场景。白露凝结在衣摆上,诗人的内心也随着秋意的浓重而变得愈发细腻和脆弱。
“冠兮佩兮,君子当饥。” 最后两句通过古代君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修养和品格的追求。即便是在物质匮乏、内心饥饿的情况下,仍旧要保持高洁的操守,如同装饰华丽却不失本色。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的情感呼应和个人品格修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在物是人非、四季更迭中对于生命意义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岩幽猿始啼,天光发林晏。
早涉芙蓉溪,憩此斤竹涧。
白云翳乔柯,青烟袅修栈。
苔明沙汭交,石丽淙流间。
露壁洒松清,风潭落花眩。
蹊惑渔者重,迹慑樵入惯。
攀翻恣篻簩,凌厉厌葭薍。
菖蒲养谷神,薜萝耻尘宦。
游山昔何人,越岭此流眄。
枉挈崖上屐,未眺湖中雁。
仙事昧交臂,灵山邈对面。
昔艰今在兹,穷赏寄余僈。
泉声引天高,石色到海幻。
玄中无物存,意外非人办。
寄言进帆客,孤屿焉足恋。
我昨浏阳作学官,饮酒酣睡俱所安。
惟恨醒时欲走无处向,旋转屋内墙壁不得宽。
又恨当杯虽醉乃未快,眼中伴对人实难。
为此急归来脱身。何疑哉!
江湖浩荡旧家宅,白鸥相见犹无猜。
何况今兹共君裹被宿,楼上道人老方嗜酒同疏放。
万千气象昼夜一栏前,不知仙人游戏蓬莱复何状。
莫生世外心,且作世中语。
摆落一切缘,神仙或吾许。
道人间楼置小窠,强眠二客余无多。
蛟龙半夜惊风雨,奈此楼中客梦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