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鸡夜半声啁哳,唤起幽人步林樾。
秋高风露著群木,无数寒花泣明月。
松篁一径宛如画,石溜涓涓更清绝。
山巅便好结茅庐,莫待他年鬓成雪。
碧鸡夜半声啁哳,唤起幽人步林樾。
秋高风露著群木,无数寒花泣明月。
松篁一径宛如画,石溜涓涓更清绝。
山巅便好结茅庐,莫待他年鬓成雪。
这首宋诗《厌原山中晓行》描绘了一幅清晨山中散步的画卷。诗人以碧鸡夜半的鸣叫声为引子,唤醒了山中的隐士,他们踏着秋日的凉风和露水,漫步在群木之间。诗人运用“无数寒花泣明月”的意象,生动地表现出月光下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的凄美景象,仿佛它们在低声哭泣。
接下来,诗人赞美了一条通往山顶的小径,松竹夹道,如同一条自然的画卷,景色优美。山泉潺潺,石溜清脆,增添了宁静与幽深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早日筑屋安居,而不愿等到岁月催人老,头发斑白。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中黎明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西岐圣人邦,治化隆终古。
粤自汉唐来,功利杂尊俎。
今兹礼乐备,文明会当午。
未免征战馀,习俗尚黩武。
青袍少业儒,铁衣多擒虏。
岂知陕右地,原为理学薮。
读书不讲道,忠信便无主。
笥中岁赐金,买得百弓土。
筑屋跨山河,聊以蔽风雨。
矜式祀二贤,诸生聚三辅。
学为圣人徒,方圆就规矩。
何人非颜曾,何乡非邹鲁。
殊途而同归,狂狷各有取。
勿谓岐阳遥,流风动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