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防未然,见几天地先。
开物象未形,弭灾忧患前。
公旦立无方,不恤流言喧。
将圣见乱人,天厌惩孤偏。
窃攘岂予思,瓜李安足论。
君子防未然,见几天地先。
开物象未形,弭灾忧患前。
公旦立无方,不恤流言喧。
将圣见乱人,天厌惩孤偏。
窃攘岂予思,瓜李安足论。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载的作品,名为《君子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通过古文词的形式传达一种修养与智慧的生活态度。
首句“君子防未然,见几天地先。”表明了君子的预见性和对未来变化的警觉。这里,“防未然”意味着防患于未然,即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而“见几天地先”则是指能够超前洞察天地之间的征兆。
接着,“开物象未形,弭灾忧患前。”进一步阐述了君子对万物之理的认识和对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担忧。这里“开物”意为创造万物,“象未形”则是指事物还没有成型之前就能预见其形态,而“弭灾忧患前”则表达了君子对于灾难和痛苦的提前准备。
第三句“公旦立无方,不恤流言喧。”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品格。这里,“公旦立无方”指的是在公正的早晨,建立一种没有固定规则的处事原则,而“不恤流言喧”则意味着不被众人的议论所动摇。
随后,“将圣见乱人,天厌惩孤偏。”描绘了君子对世间混乱和对上天对偏执者的惩罚的看法。这里“将圣”指的是具有圣明智慧的人,而“见乱人”则是说这些圣明之人能够洞察到世间的纷争和混乱;“天厌惩孤偏”则表达了上天对于那些执迷不悟、自视为是而引起混乱的人的厌弃与惩罚。
最后,“窃攘岂予思,瓜李安足论。”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对世俗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的心态。这里“窃攘”指的是私下议论,“岂予思”则是说这种议论是否值得我去思考;而“瓜李安足论”则意味着在平静的生活中,瓜果满园已经足够谈论和享受,不必过分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君子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洞察世事的心境。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着作者对于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强调。
田文五日生,屈原五日亡。
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
原与国休戚,一死分所当。
渔父枻自鼓,詹尹龟宜藏。
抱石投湘流,心与日月光。
文从狡兔计,高枕乐未央。
后合魏秦赵,伐齐何披猖!
身死薛随灭,高户仍不详。
文生鸡狗雄,原死荃蘅芳。
世人何梦梦,悲屈羡孟尝。
我心独不然,临风慨以慷。
抚时怀往事,聊进菖蒲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