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明月飞乌鹊,空山叫杜鹃。
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明月飞乌鹊,空山叫杜鹃。
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升所作的《寒食》,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无法回乡扫墓的深深思乡之情。首句“七度逢寒食”描绘了诗人多次在寒食节这个传统的祭祖日里,却不能亲自祭扫亲人的无奈。接着,“何曾扫墓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和思念。
“他乡长儿女”写出了诗人作为在外漂泊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牵挂,以及自己已成家立业但未能尽孝的感慨。“故国隔山川”则形象地表达了距离和阻隔,使得归乡之路遥不可及。
“明月飞乌鹊,空山叫杜鹃”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以乌鹊夜飞和杜鹃啼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同时寓言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最后,“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中长辈日益苍老的忧虑,以及自己无法陪伴的无尽悲痛,泪水如泉水般涌出,感人至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寒食节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人生的无常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