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楞伽寺得月台》
《楞伽寺得月台》全文
元 / 宗衍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月出湖水湄,清辉映林屋。

山明秋树静,照见幽鸟宿。

开门谁遣入,俯涧近可掬。

道人犹未眠,经声出深竹。

(0)
鉴赏

这首元代宗衍的《楞伽寺得月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月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洒满湖面、林屋、秋树与幽鸟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月光如水,不仅照亮了湖边,也映照着静谧的山林,让秋树显得格外鲜明,连栖息的幽鸟都清晰可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月出湖水湄,清辉映林屋。” 开篇即以月光为线索,引出整个画面的基调——清幽与宁静。月光从湖边升起,其清冷的光辉洒在林屋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山明秋树静,照见幽鸟宿。” 继续深入描绘,山色因秋树的静默而更加鲜明,月光下,连栖息的幽鸟都能被清晰地看见,这种细节的描写,使得画面更为生动,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和谐与安宁。

“开门谁遣入,俯涧近可掬。” 这两句转而描述人的活动,似乎有人打开了门,踏入了这宁静的月夜之中,他俯身接近涧流,仿佛可以轻易捧起,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纯净与自然之美。

“道人犹未眠,经声出深竹。” 最后,诗人点出了一个隐居的道人,他尚未入眠,经声从深竹中传出,既表现了道家修行的宁静,也增添了诗作的哲学意味,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月夜下的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体现了宗衍对于自然与禅学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宗衍
朝代:元   字:道原   籍贯:平江路   生辰:1309—1351

( 1309—1351)元僧。平江路人,字道原。工诗,善书法。顺帝至正初居石湖楞伽寺,一时名士多与游。后主嘉兴德藏寺。诗清丽幽茂。有《碧山堂集》。
猜你喜欢

雨后夜坐玩月

凉飙拂树半含秋,一雨先将暑气收。

夜色远分天际月,清光直入水边楼。

玉箫有韵惊乡梦,银汉无波洗客愁。

遥想梧桐最深处,美人和泪拨箜篌。

(0)

春日怀京师风景

阊阖风暄瑞霭飘,御沟水满雪全消。

花迎剑佩趋青琐,柳拂旌旗映画桥。

一派箫韶仙仗拥,千家帘幕酒旗摇。

不堪马上春如梦,怅望蓬莱隔九霄。

(0)

金谷行

洛阳园池天下无,金谷近在西城隅。

晋时花草不复见,野人犹解谈齐奴。

齐奴豪奢谁比数,酒酣爱击珊瑚株。

后堂春风满桃李,中有一枝名绿珠。

千金买步障,百金买氍毹。

时时吹笛替郎语,云窗雾户长欢娱。

层阶欲下须人扶,岂料一日能捐躯。

红飞玉碎顷刻里,空使行客悲踌躇。

楼头小妇感恩死,君臣大义当何如。

(0)

雨夜

窗秋风猎猎,檐夜雨频频。

蛩韵愁于我,灯花笑向人。

此身犹在洛,何日定归秦。

不必黄粱熟,真惭白发新。

(0)

宿龙门

落日苍崖列翠屏,翠屏围宿暮云横。

溪声清入诗人耳,山势斜盘客子程。

青草路凉羸马饱,碧林月冷倦乌惊。

明朝飞过龙门去,直挽春风下赤城。

(0)

初夏

醉窗睡足碧纱凉,帘卷薰风燕子忙。

满地落花惊晚吹,一溪流水带斜阳。

等閒岁月过难再,牢落功名拙自伤。

青镜秪愁霜鬓改,光阴空老郭汾阳。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