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机云远擅场,华筵法曲并传觞。
群芳已变繁霜后,空谷犹存晚节香。
艳骨未随长笛落,幽姿偏藉短篱藏。
岁寒吾辈能相守,春事何心怪底忙。
江左机云远擅场,华筵法曲并传觞。
群芳已变繁霜后,空谷犹存晚节香。
艳骨未随长笛落,幽姿偏藉短篱藏。
岁寒吾辈能相守,春事何心怪底忙。
这首诗描绘了在除夕之夜,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张伯起的园亭,欣赏腊梅与残菊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冬日里虽万物凋零,但仍有坚韧不屈的生命力。
首联“江左机云远擅场,华筵法曲并传觞”以“机云”代指才华出众的人物,暗示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高雅的聚会氛围。接着“华筵法曲并传觞”描绘了宴会上音乐与美酒相伴的美好场景。
颔联“群芳已变繁霜后,空谷犹存晚节香”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在严冬之后,也有梅花在空旷山谷中绽放,象征着高尚品格的坚守与不屈。
颈联“艳骨未随长笛落,幽姿偏藉短篱藏”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独特,即便是在长笛声中,其艳丽的花朵也未凋谢;而其幽静的姿态,恰似藏于短篱之后,更显其脱俗之美。
尾联“岁寒吾辈能相守,春事何心怪底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与朋友相伴,共同度过难关。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诗人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认为忙碌是自然之常,不必过分在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冬日里梅花的美丽与坚韧,还蕴含了对友情、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故人万里外,夜梦忽在兹。
一去二十年,宛若平生仪。
因悲久离别,再拜前吐辞。
举手双涕下,自诉长相思。
觉来天一涯,彼此安得知。
岂无同心言,道远孰致之。
人生重结交,结交在当时。
对面不倾倒,相思亦奚为。
羲和无停轨,寒暑更相易。
岁暮谁不归,独为远行客。
荆榛当路衢,乌鸢翔我侧。
疾风吹沙尘,白日忽以匿。
筋骨既憔悴,感此增怵惕。
悠悠赴壑鳞,戢戢归林翼。
物性有如此,行役不遑息。
阊阖不可攀,阆风不可即。
果腹适莽苍,浩荡将安极。
陟险千万盘,未识寺门处。
一涧委蛇来,齿齿乱石聚。
飞梁忽横亘,清泉下奔注。
其间有灵湫,蛟龙所蟠据。
时经不测溪,心动发毛竖。
肩舆尺寸进,仆夫汗如雨。
我欲飞步登,厓倾足难驻。
青鞋与布袜,惜不携此具。
贪奇不知止,竟忘垂堂虑。
缅怀得一乐,未足偿千惧。
峰回见林薄,飘然发佳趣。
古殿三两楹,满庭荫高树。
百果经秋霜,甘美皆可茹。
同行得二妙,把酒劝酬屡。
酒酣陟㠝岏,冀与仙灵遇。
高寒觉衣单,俛视飞鸟去。
白云出岩阿,英英若春絮。
登临兴无限,日暮归何遽。
摹写讵能穷,率尔成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