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积翠倚岧峣,碧树经霜叶未凋。
万里风烟通紫塞,四时云雾近青霄。
层城窅霭山连雉,绝涧霏微石作桥。
南北车书今混一,行人来往岂辞遥。
雄关积翠倚岧峣,碧树经霜叶未凋。
万里风烟通紫塞,四时云雾近青霄。
层城窅霭山连雉,绝涧霏微石作桥。
南北车书今混一,行人来往岂辞遥。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首联“雄关积翠倚岧峣,碧树经霜叶未凋”以“积翠”、“岧峣”描绘出居庸关的巍峨与苍翠,而“碧树经霜叶未凋”则展现了四季常青的生命力,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颔联“万里风烟通紫塞,四时云雾近青霄”进一步扩展视野,将居庸关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既连接着遥远的边塞,又贴近高远的天空,展现出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与重要性。
颈联“层城窅霭山连雉,绝涧霏微石作桥”则聚焦于关内的景象,通过“窅霭”、“连雉”描绘出层峦叠嶂的壮观,而“绝涧”与“石作桥”则展示了险峻地形与人类智慧的结合,巧妙地构建了道路与桥梁,使得行旅得以穿越险境。
尾联“南北车书今混一,行人来往岂辞遥”总结了居庸关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人们跨越千山万水的勇气与决心。尽管路途遥远,但人们为了沟通与交流,依然不辞辛劳,体现了人类追求和平、交流与理解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居庸关的自然美景和地理特征,还深刻揭示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对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贡献。
去年春正月,南泛彭城舟。
今岁值秋暮,北上溯长流。
踪迹信往复,景物惬观游。
风寒堤柳落,波减岸石稠。
白见高城堞,苍出远山丘。
何处戏马台,彷佛燕子楼。
化迁无停轨,事往不可求。
陈迹竟泯泯,虚名但悠悠。
览今亦怀昔,发声遂成讴。
丹毂既云饰,翠盖亦时张。
驷马复在驭,鸾和自鸣锵。
执绥者谁子,升车气扬扬。
回旋逐水曲,驰骋登周行。
行人为之辟,谁不羡辉光。
胡取覆餗诮,而置郜鼎章。
轮舆虽云美,致寇安可量。
所以大易辞,负乘著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