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五》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五》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日射天门乌乱啼,朝回祇在掖垣西。

玉堂视草回鸾驭,内苑看花散马蹄。

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

欲知别后承恩好,时有天香满袖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生活的一幅生动画面。首句“日射天门乌乱啼”,以乌鸦的啼叫声衬托出皇宫的庄严与宁静,日光照射在天门上,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朝回祇在掖垣西”描述了官员们朝拜归来的情景,他们并未远离皇宫,而是停留在皇宫附近,体现了古代官场的严谨与秩序。

“玉堂视草回鸾驭,内苑看花散马蹄”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雅致。玉堂,即翰林院,是文人学士的聚集地;视草,指起草诏书,显示了文官的重要职责。鸾驭,象征皇帝的车驾,这里借指官员们的归途。内苑看花,散马蹄,则描绘了春天宫苑中赏花游玩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欢乐。

“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太液池的波光粼粼,仿佛与皇宫相接,而西山的云气则轻盈地飘入窗帘之间,营造了一种既宏伟又幽静的意境。

最后,“欲知别后承恩好,时有天香满袖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即使是在离别之后,也能感受到皇恩的温暖与香气,这种香气不仅是指字面意义上的香气,更象征着君主的恩泽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重,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与自然之美,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薰风亭

兹亭最高峙,势与群峰仵。
层轩一以临,万物皆下顾。
赓歌音久绝,缔构意何古。
猿鸟岂有知,腾翔如率舞。

(0)

南山十咏·鸣弦峰

奇峰枕高岸,回合藏云烟。
直上数百仞,倒影浮清涟。
民传舜南狩,向此鸣朱弦。
至今万籁寂,雅韵犹泠然。

(0)

集儒阁

飞阁敞东轩,俯瞰长江泻。
晨霞晃梁际,晴虹隐波下。
诸生肄业馀,群吏时享罢。
清风四座来,兹焉纵嘉话。

(0)

舟还浯溪再留二绝

为爱浯溪风景幽,重临钓石系归舟。
不妨细读丰碑下,墨本空看几白头。

(0)

劝农三首

春风勾引出郊行,小队迢迢草路平。
自笑田芜不归去,三千里外劝人耕。

(0)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天地蕃庶草,美恶极莸薰。
古来谁览察,离骚清楚氛。
著作大雅姿,书传挟香芸。
蠹简不烦碎,豕牙贵能豶。
仰天沥肝胆,端欲泾渭分。
太阿秘尚方,风霆发絪緼。
臣直彰主圣,声容谅沄沄。
平生本朝心,畎亩岂忘君。
见几诚不忍,属兹宸虑殷。
自从春无泽,牲璧委冬氛。
何者最感触,民气愁深文。
儒服今绣衣,片言况前闻。
四牡何騑騑,迢递沮遵濆。
君为朝阳凤,我非相府群。
小草志或远,深情词不耘。
幽屏未须去,圣德如放勋。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