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公佐归汉东》
《李公佐归汉东》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门有联瓜懿,人伤掺袂分。

新篇稽奏牍,故社恋乡枌。

桂魄离怀苦,兰苕夕膳薰。

芳音毋自宝,西北足归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ōngzuǒguīhàndōng
sòng / sòngxiáng

ményǒuliánguārénshāngchānmèifēn

xīnpiānzòushèliànxiāngfén

guì怀huáilántiáoshànxūn

fāngyīnbǎo西běiguīyún

注释
门:门口。
联瓜懿:挂瓜表示敬意。
人伤:人们心中悲伤。
掺袂分:依依惜别。
新篇:新写的诗文。
稽奏牍:呈奏文书。
故社:故乡。
枌:乡土树,象征家乡。
桂魄:月亮(古人称月亮为‘桂魄’)。
离怀:离别之情。
兰苕:兰花。
夕膳薰:晚餐时的香气。
芳音:美好的声音。
毋自宝:不必独自珍藏。
西北:西北方向。
足归云:足以作为归乡的寄托。
翻译
门前挂着瓜果示敬意,人们心中满是离别之痛。
新写的诗文等待呈奏,对故乡的眷恋如乡土情深。
月光下思念之情更苦涩,晚餐时兰花的香气弥漫。
美好的声音不必独自珍藏,西北的故乡是我最终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位名叫李公佐的人物归乡的情景。首句“门有联瓜懿,人伤掺袂分”表达了家门团聚的温馨和人们之间情感的割舍;"新篇稽奏牍,故社恋乡枌"则展示了诗中人物对于旧时交往和乡土的情感不减。

接下来,“桂魄离怀苦,兰苕夕膳薰”中的“桂魄”与“兰苕”常用以比喻高洁的品格或情谊,这里可能暗示李公佐是一位品行高尚之人,其离别之苦和日常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尾联“芳音毋自宝,西北足归云”则表明诗人对于李公佐的赞美并非出于私心,而是他确有值得赞颂之处。"西北足归云"或许象征着李公佐归乡的方向,也可能隐喻其精神上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宋庠对于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其高尚品格的赞赏。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谢潘端叔惠红梅·其十四

不学江头玉树寒,寿阳红粉旧妆残。

婵娟可是惭随俗,莫作金沙锁骨看。

(0)

游龙门诗十二首·其十卢溪

伊人没已久,溪溜亦如线。

淳风揖老僧,清阴坐春院。

始晤入山深,幽林鸟声变。

(0)

观饲鱼

群鱼戏清川,容貌甚融易。

投饵落其间,纷争忽无次。

其来若有召,贪吻动如沸。

波间互出没,似亦夸巧智。

警跳鳞迸雪,饱泳尾摇翠。

安知沧海外,五犗不可致。

幸逢观者仁,不与钩网值。

庄生昔濠上,尝叹天理遂。

利心一以发,所向固多累。

我观虽有殊,我得岂云异。

(0)

同景仁况之诸君游南园饮梅花下

兹园旷不涉,寒草忽已芽。

同游三四人,及此风景嘉。

芳梅如我期,朱萼承素华。

欣然坐其下,偃君初月斜。

攀条酌醇酒,谈笑时一哗。

歌童虽非妍,清唱凌烟霞。

人生自有适,岂要外物加。

兴尽复云返,修竹盘昏鸦。

(0)

游龙兴寺

空庭落叶赤,联步得幽寻。

藓剥残碑字,尘昏古象金。

菊烟凄晚秀,松日淡秋阴。

南陌风埃满,禅关只自深。

(0)

送孙广

文才武略有家规,懿行乡闾雅见推。

乘障讵能申远业,偃戈良喜遇清时。

风吹秀菊篱边发,雨落黄榆塞下悲。

白首情怀何以慰,从军早寄仲宣诗。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