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
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
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
欲问太平真气象,夜来风月到松关。
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
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
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
欲问太平真气象,夜来风月到松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知柔的《环翠亭》,通过对当年与友人共游龙山的记忆,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描绘了昔日与友人携手畅游的欢乐场景,仿佛还在梦境之中。接着,“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运用比喻,将友人比作无拘无束的孤云,而自己则像疲惫的鸟儿渴望归巢,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期待。
“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在简朴的环境中品茗论诗的闲适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满足。尾联“欲问太平真气象,夜来风月到松关”以自然景象收束,借夜晚的风月和松关,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回忆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寻春之何所,乃在城东隅。
东隅信佳处,名园间精庐。
时属积雪霁,田壤坟以苏。
雍容二三骑,并辔徐厥驱。
仆童怪且议,寒野安所娱。
不知阳和气,泱漭于空虚。
仰视孤刹起,突兀疑神扶。
其下万华屋,碧瓦鱼鳞铺。
南行历亭馆,近接栋与栌。
阴草含碧色,阳条散红腴。
周览气象嘉,高步形踪舒。
提携上樽酒,馔不过鱼蔬。
为奉岂非薄,欢至自有馀。
却思九衢上,车马何区区。
红尘塞两眼,势利各有趋。
虽欲求暇逸,何能幸须臾。
君勿轻此乐,此乐未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