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上冢见杜鹃花》
《清明上冢见杜鹃花》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来未听杜鹃啼,但见青山花满枝。

俗礼不违聊上冢,他乡寒食叹年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前往上冢祭拜,途中所见之景与内心感触。首句“春来未听杜鹃啼”,点明季节为春天,却未闻杜鹃啼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但见青山花满枝”一句,以“但见”二字强调了所见之景的单一与丰富,青山之上,繁花似锦,色彩斑斓,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俗礼不违聊上冢”,表明诗人遵循传统习俗,尽管心中可能有其他思绪,但仍不忘祭扫祖先之墓,体现了对家族血脉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最后,“他乡寒食叹年时”则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在寒食节(清明节)之际,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哀思与缅怀之情。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除夜作

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余。
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
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
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
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
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
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
我在魏阙下,谬乘大夫车。
妻孥常各饱,奴婢亦盈庐。
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
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
我掌四曹局,君管十乡闾。
君为父母君,大惠在资储。
我为刀笔吏,小恶乃诛锄。
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书。
俱已佩金印,尝同趋玉除。
外宠信非薄,中怀何不摅。
恩光未报答,日月空居诸。
磊落尝许君,局促应笑予。
所以自知分,欲先歌归欤。

(0)

和寄问刘白 时梦得与乐天方舟西上。

正与刘梦得,醉笑大开口。
适值此诗来,欢喜君知否。
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
起望会稽云,东南一回首。
爱君金玉句,举世谁人有。
功用随日新,资才本天授。
吟哦不能散,自午将及酉。
遂留梦得眠,匡床宿东牖。

(0)

和自劝二首

稀稀疏疏绕篱竹,窄窄狭狭向阳屋。
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
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盏纱笼烛。
不知有益及民无,二十年来食官禄。
就暖移盘檐下食,防寒拥被帷中宿。
秋官月俸八九万,岂徒遣尔身温足。
勤操丹笔念黄沙,莫使饥寒囚滞狱。
急景凋年急于水,念此揽衣中夜起。
门无宿客共谁言,暖酒挑灯对妻子。
身饮数杯妻一盏,余酌分张与儿女。
微酣静坐未能眠,风霰萧萧打窗纸。
自问有何才与术,入为丞郎出刺史。
争知寿命短复长,岂得营营心不止。
请看韦孔与钱崔,半月之间四人死。
[韦中书、孔京兆、钱尚书、崔华州,十五日间相次而逝。
]

(0)

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
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
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

(0)

闻歌妓唱严郎中诗因以绝句寄之 严前为郡守

已留旧政布中和,又付新词与艳歌。
但是人家有遗爱,就中苏小感恩多。

(0)

泛小(舟仑)二首

水一塘,(舟仑)一只。
(舟仑)头漾漾知风起,(舟仑)背萧萧闻雨滴。
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
船缓进,水平流。
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
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