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声悲切,初闻涕可挥。
似谙行路险,故唤不如归。
有鸟声悲切,初闻涕可挥。
似谙行路险,故唤不如归。
这首诗描绘了杜鹃鸟的鸣叫声,充满了哀愁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杜鹃鸟的啼鸣与行人的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动人的氛围。
首句“有鸟声悲切”,开门见山地点出了主题——鸟鸣的哀伤。这声音仿佛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得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接着,“初闻涕可挥”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冲击力。初次听到这样的鸣叫,便如同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随时可能倾泻而出。这里不仅写出了声音的感染力,也暗示了听者内心的复杂情绪。
“似谙行路险”这一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杜鹃鸟以智慧和感知,仿佛它知道人间的艰辛与不易。杜鹃鸟之所以发出如此悲切的鸣叫,是因为它深知旅途的艰难,想要提醒行人珍惜回家的路,不要迷失方向,尽快回到温暖的港湾。
最后一句“故唤不如归”,直接点明了杜鹃鸟鸣叫的目的——呼唤人们回归家园。在这句话中,杜鹃鸟的形象更加鲜明,它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物,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象征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闻鹃》诗通过对杜鹃鸟鸣叫声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家之愿的强烈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
丹鹤结青士,玄鹿侍苍官。
寿仙堂下,应伴凫舄戏莱斑。
麟记当年绣绂,燕剪今朝彩胜,淑气逐椒盘。
孕毓阳和粹,独占一春先。平淮了,勋业盛,傲东山。
中原犹待经略,趣诏凤池还。
更数尧阶五荚,又上华封三祝,千载圣须贤。
即拜玉枝赐,长冠紫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