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出家子,论情入骨痴。
本来求解脱,却见受驱驰。
终朝游俗舍,礼念作威仪。
博钱沽酒吃,翻成客作儿。
后来出家子,论情入骨痴。
本来求解脱,却见受驱驰。
终朝游俗舍,礼念作威仪。
博钱沽酒吃,翻成客作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出家人士的生活状态,表面上追求解脱世俗,但实际上却无法逃离尘世的纠缠。诗中“论情入骨痴”表现了出家者对世间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而“本来求解脱,卻見受驱驰”则揭示了他们虽然追求超脱,但终究无法摆脱外界对内心的操控。诗人的生活并非自在,他必须参与社会活动,与俗人交往,这在“终朝游俗舍,礼念作威仪”中得到了体现。
然而,出家者的生存状态也颇为艰难,他们需要通过乞讨来获取财物,以维持生计。诗中的“博钱沽酒吃”反映了这种生活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世俗享乐的向往。而最后“翻成客作儿”则可能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接受,也许是在表达出家者在社会中仍然是一个边缘人的复杂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出家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既有对解脱的追求,也有对世俗的无奈接受,以及生存斗争中的艰辛和矛盾。
河阳种桃彭泽柳,岁岁春风誇不朽。
何如君种一池莲,开向五月六月天。
红妆当暑清无汗,绿叶染风香不断。
坐令百里尽清凉,天乃赠君云锦段。
此花不可无此堂,主人姓字同芬芳。
更看堂后参差竹,醉倚炎空舞寒绿。
灵凤鸣朝阳,神龙不泥蟠。
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
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
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
祠官禄不多,一贫其柰何。
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
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
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
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
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
来访藏春宅,因登静寄堂。
异香薰宝鼎,清乐送瑶觞。
穿竹过花所,寻梅见海棠。
白头思往事,无语立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