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三十八》
《诗·其三十八》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后来出家子,论情入骨痴。

本来求解脱,却见受驱驰。

终朝游俗舍,礼念作威仪。

博钱沽酒吃,翻成客作儿。

(0)
翻译
后来出家的僧人,谈及情感时竟如此痴迷。
本想寻求心灵的解脱,却发现反而被俗事所驱使。
整日游走于尘世之家,以礼拜和念诵作为庄严的外表。
赚取钱财买酒喝,反而成了为生活奔波的仆役。
注释
后来:之后的时间。
出家子:指出家人,僧侣。
论情:谈论情感。
入骨痴:极其痴情,深入骨髓般的痴迷。
本来:原来,起初。
求解脱:寻求精神或心灵上的自由与释放。
却见:却发现。
受驱驰:被世俗事物所驱使,忙碌不停。
终朝:整天,从早到晚。
游俗舍:游走于世俗人家之中。
礼念:礼拜佛像和念佛经。
威仪:庄重的外表,仪式感。
博钱:赚取钱财。
沽酒:买酒。
吃:饮用。
翻成:反而变成。
客作儿:帮工,指为了生计而工作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出家人士的生活状态,表面上追求解脱世俗,但实际上却无法逃离尘世的纠缠。诗中“论情入骨痴”表现了出家者对世间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而“本来求解脱,卻見受驱驰”则揭示了他们虽然追求超脱,但终究无法摆脱外界对内心的操控。诗人的生活并非自在,他必须参与社会活动,与俗人交往,这在“终朝游俗舍,礼念作威仪”中得到了体现。

然而,出家者的生存状态也颇为艰难,他们需要通过乞讨来获取财物,以维持生计。诗中的“博钱沽酒吃”反映了这种生活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世俗享乐的向往。而最后“翻成客作儿”则可能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接受,也许是在表达出家者在社会中仍然是一个边缘人的复杂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出家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既有对解脱的追求,也有对世俗的无奈接受,以及生存斗争中的艰辛和矛盾。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徐少卿挽词·其一

盛业清朝选,香名早岁芳。

所忻逢舜禹,宁肯学于张。

卿月高秋部,恩波彻夜郎。

谁嗟贤哲事,身外欠周防。

(0)

题上虞县信芳堂

河阳种桃彭泽柳,岁岁春风誇不朽。

何如君种一池莲,开向五月六月天。

红妆当暑清无汗,绿叶染风香不断。

坐令百里尽清凉,天乃赠君云锦段。

此花不可无此堂,主人姓字同芬芳。

更看堂后参差竹,醉倚炎空舞寒绿。

(0)

寄章泉先生赵昌父

灵凤鸣朝阳,神龙不泥蟠。

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

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

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

祠官禄不多,一贫其柰何。

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

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

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

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

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

(0)

所馆小楼见山可喜

兹楼非我有,久居如主人。

虽无往来客,青山当佳宾。

君看楼下路,三尺软红尘。

失脚踏此尘,汨没多终身。

(0)

元宵雨

穷人不谋欢,元夜如常时。

晴雨均寂寞,蚤与一睡期。

朱门粲灯火,歌舞临酒池。

酒阑欢不足,九街恣游嬉。

前呵惊市人,箫鼓逐后随。

片云头上黑,翻得失意归。

(0)

静寄孟运管招客皆藏春侍郎故人因与花翁孙季蕃话旧有感

来访藏春宅,因登静寄堂。

异香薰宝鼎,清乐送瑶觞。

穿竹过花所,寻梅见海棠。

白头思往事,无语立斜阳。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