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
但知春可鸣,浑忘蛰冻时。
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
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
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
但知春可鸣,浑忘蛰冻时。
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
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名为《幽禽》。诗中描绘了一只刚从山谷中飞出的鸟儿,其歌声充满生机与欢乐。诗人通过这只鸟儿的鸣叫,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思考。
“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 开篇即以“幽禽”点明主题,一只从深谷中飞出的鸟儿,其歌声充满了欢快与活力。“熙熙”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鸟儿鸣叫时的愉悦氛围,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山谷间回荡。
接着,“但知春可鸣,浑忘蛰冻时。”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鸟儿行为的理解。鸟儿只知道在春天来临之时鸣叫,完全忘记了冬日里蛰伏与寒冷的时光。这里不仅展现了鸟儿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适应,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感慨。
“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 这两句诗则转向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自然界存在着生与死的循环,无论是鸟儿的出生还是死亡,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生命平等与宇宙秩序的尊重,同时提醒人们不应仅关注个人的恩怨得失,而应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命的意义。
最后,“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 这两句诗将思考引向更深层次的历史与哲学层面。诗人感叹于古代先贤的思想与智慧,虽然时间久远,但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去探索与学习。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也是对传承与创新的呼唤。
综上所述,《幽禽》一诗通过对一只鸟儿鸣叫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对自然、生命、历史与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积雨暗长夜,山行经险巇。
悲风撼林木,崖谷蔽参差。
远闻豺虎号,鬼燐弄光辉。
十步九失足,中心祗自持。
所适既迢递,黾勉焉可为。
道旁见明烛,抵宿依茅茨。
开户念生客,喜逢主翁慈。
暖汤趣妻子,然薪为更衣。
艰难又奚怨,少息非所期。
鸡鸣夜将旦,熟寐百无知。
欣戚一以忘,何有安与危。
生死宇宙内,旷怀亦如斯。
聊纪梦中事,谁当赓我诗。
佛塔千名榜,铨台再调符。
空登拔萃目,未免没阶趋。
爨桂方辞洛,羹莼尚及吴。
振淹知孔迩,华萼映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