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残桃李春方到。谁送东风早。杖藜幽径踏馀花。
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迢迢云水横清浅。
不遣愁眉展。数竿修竹自横斜。
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
开残桃李春方到。谁送东风早。杖藜幽径踏馀花。
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迢迢云水横清浅。
不遣愁眉展。数竿修竹自横斜。
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年华的感慨。
“开残桃李春方到”一句,设定了季节背景,春天已经到来,但桃李之花尚未盛开,或许只是初现端倪,这种半开不开的状态增添了一份生长的动态美。
“谁送东风早”则是对自然界中不可见力量的提问,东风作为春天的象征,它轻柔地吹拂着大地,却又似乎有意无意地促进了万物复苏。这不仅描绘了景色,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杖藜幽径踏馀花”中,诗人用“杖藜”形容手中的拐杖,用以表达自己行走在这条幽静的小路上,脚下是已经凋零的花瓣。这不仅描绘了景象,更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一句,则直接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面对着茂密的树荫和尚未成熟的果实,诗人不禁发出对时间的疑问,这些生长中的植物似乎在提醒他,生命正在不断前进。
“迢迢云水横清浅”一句,通过对山川湖泊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这里的“不遣愁眉展”则是说尽管心中有愁,但面对这如画的风光,也难免让人心情舒畅,愁绪渐散。
“数竿修竹自横斜”写出了竹林的景象,诗人用数字“数”来形容竹子的数量,而“竿”则是竹子的计量单位,这里的“横斜”则展示了竹子生长的姿态,或许在风中微微摇曳。
最后,“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一句,诗人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归属感和安稳感。这里的小窗朱户构成了一个温馨且熟悉的场景,给人以家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荒亭俗少游,迁客心自爱。
绕亭植梧竹,私心亦有待。昨朝十骑来,䟃?拥林外。
水禽骇笳鼓,野老瞻车盖。
公馀喜静境,宾至因高会。
跋石已行厨,临流聊褫带。
优游鄙情通,放旷未礼杀。
酒醇引易釂,肉美举必嘬。
千蹠恣食鸡,二螯时把蟹。
开颜閒善谑,倾耳得嘉话。
暮夜欢未厌,裴回意将再。
跋已见懵腾,跨鞍极倒载。
明日尚狂酲,嘉贶不遑拜。
我今便升天,悯念诸儒英。
大道体虚无,寂寂中有精。
视之若冥昧,窈窈中昭明。
莫言道虚诞,所患不至诚。
奚不登名山,诵是洞真经。
一讽而一咏,玄音彻太清。
太上辉金容,众仙齐应声。
十方散香花,燔烟旃檀馨。
皇娥奏九韶,鸾凤谐和鸣。
龙驾翳空迎,华盖曜查冥。
翛闲劫仞台,帝释欻降庭。
八王奉丹液,挹漱身腾轻。
逍遥有无间,流朗绝形名。
神童夹侍侧,自然朝万灵。
飘飘八景舆,游衍白玉京。
七祖升福堂,先亡悉超生。
王侯能笃信,必为天下贞。
大人体至德,一切蒙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