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名鲁连去,于世绝遗音。
尽爱聊城下,宁知沧海深。
偶然飞一箭,无事在千金。
回望凌烟阁,何人是此心。
留名鲁连去,于世绝遗音。
尽爱聊城下,宁知沧海深。
偶然飞一箭,无事在千金。
回望凌烟阁,何人是此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名为《咏史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遗迹和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事业、壮志未酬以及对过往英杰的一种怀念和敬仰之情。
“留名鲁连去,于世绝遗音。”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虽然离去,但其名字依然流传,而他的事迹却已经无从寻觅。这里的“鲁连”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其名字成为诗人咏叹的对象。
“尽爱聊城下,宁知沧海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遗迹的浓厚情感以及对其英勇事迹的无限赞美。聊城可能是历史上某个战役或事件发生的地方,“沧海”则常用来比喻深不可测的事物,暗示那些英雄故事和壮举如同深不可测的大海。
“偶然飞一箭,无事在千金。” 这两句写诗人偶尔射出一箭,却不为任何俗世的功名利禄所动摇。这里的“飞一箭”可能是比喻,意味着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举止的模仿和向往,而“无事在千金”则表明诗人的超脱与淡泊。
“回望凌烟阁,何人是此心。”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站在高处回顾那些已经消散在云烟之中的壮丽场景,心中充满了对那些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这里的“凌烟阁”可能是指某个能俯瞰历史遗迹的地方,“何人是此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他这种情感的人的询问。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咏叹,抒写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崇敬,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己对于功名与世俗的超脱态度。
芊叔为楚尹,报政课上最。
楚王譝于朝,叔敖独相咥。
臣有里中人,洿池以为利。
吴客称善渔,里人喜且爱。
为之具舟楫,妙技思一试。
远不走江湖,近欲取池内。
里人蹙然谢,鄙言幸勿怪。
是则吾固有,客术复奚贵。
芊叔鲜令政,不能及境外。
啖王剜王股,视此得勿类。
赤龙应运作天子,附尾攀鳞各四起。
独有燕王属最亲,生而同日复同里。
里中嘉叹不容口,父老两番贺羊酒。
少相亲,长相爱,一朝衅生惧得罪,亡命仓黄走边塞。
异姓封王仅七人,如今只有长沙在。
彭越醢,淮阴杀,高帝已崩真绝望,余生难向娥姁乞。
那知同日竟非祥,昔年同里今殊方。
父老空劳贺羊酒,可怜死作东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