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其三》
《书汤兄诗卷后并呈丹阳大夫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长安未必胜江湖,盖世功名徯大儒。

三事更应登密令,一廛我欲伴樵夫。

(0)
翻译
长安未必就比得过江湖,显赫的功名还是要靠大儒来实现。
在官职上我希望能晋升到重要的职位,而我更想隐居乡间,与樵夫为伴。
注释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唐朝的长安。
江湖:泛指民间或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盖世功名:极大的名声或成就。
徯:期待,盼望。
大儒:学问渊博的大师级人物。
三事:古代官职的总称,通常指宰相的政务、军事和监察三项职责。
登密令:晋升到高级机要职务。
一廛:一户人家,这里指隐居生活。
樵夫:打柴的人,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功名与世间名利的看法以及他个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开篇“长安未必胜江湖”,诗人通过对比长安(当时的都城)与自然景物江湖,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思想,认为城市的繁华不一定能比得上大自然的美好。

接着“盖世功名徯大儒”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淡泊态度。这里的“徯”字有羞涩、不如意之意,而“大儒”通常指的是学识渊博的人物。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面对功名也感到有些羞涩,不以为然。

第三句“三事更应登密令”,这里的“三事”可能指的是某些具体的事情或任务,而“密令”则意味着秘密的命令或安排。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遵从天命或自然法则的态度,认为有些事情应该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不必过多干预。

最后一句“我欲伴樵夫”,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像樵夫一样隐居山林,与大自然为伍的愿望。樵夫通常是指那些深入山林砍柴供暖的人,他们与世隔绝,生活简单。这一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于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以及他对于自然、隐居生活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六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

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长亭九梦君。

云背水,雁回汀。只应芳草见离魂。

前回共采芙蓉处,风自凄凄月自明。

(0)

牧童

杨柳阴初合,村童睡正迷。

一牛贪草嫩,吃过断桥西。

(0)

思帝乡

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

(0)

七夕曝衣篇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綵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娇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0)

喜韩樽相过

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

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

长安城中足年少,独共韩侯开口笑。

桃花点地红斑斑,有酒留君且莫还。

与君兄弟日携手,世上虚名好是闲。

(0)

立秋日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