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佳人淡淡妆。特地凌寒,秀出孤芳。
雪为肌体练为裳。韵处天姿,不御铅黄。
古样铜壶湿篆章。浅浸横斜,净几明窗。
何妨三弄点苔苍。但有疏枝,依旧清香。
潇洒佳人淡淡妆。特地凌寒,秀出孤芳。
雪为肌体练为裳。韵处天姿,不御铅黄。
古样铜壶湿篆章。浅浸横斜,净几明窗。
何妨三弄点苔苍。但有疏枝,依旧清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梅花图景。"潇洒佳人淡淡妆",开篇即以优雅的笔触勾勒出一位佳人的轮廓,她的妆容淡雅,不事喧哗。紧接着"特地凌寒,秀出孤芳",诗人通过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情景,表达了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
"雪为肌体练为裳"一句,则以雪和霜比喻梅花的洁白,如同它的皮肤和衣裳一般纯净无暇。"韵处天姿, 不御铅黄"表明梅花的自然韵味,不需要任何人工的修饰,它本身就是上乘之作。
"古样铜壶湿篆章"描绘了一个古朴的水壶,因为浸润梅枝而带有水迹,彰显出梅和器物相得益彰的意境。"浅浸横斜,净几明窗"则是对室内外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幽雅致生活情趣的向往。
"何妨三弄点苔苍"一句,通过对梅枝轻拂苔藓的动作,传递出一种自然而然、不事雕琢的情怀。最后"但有疏枝,依旧清香",即便是梅树枝条稀疏,但它所散发出的清香依旧令人赏心悦目。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美好、自然本真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