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身在画中行,何用行幐携画卷。
以画證境妙趣多,此中会心良不浅。
小幅周方不逾尺,纵目顿有千里远。
惨澹经营素所工,岂是造物传粉本。
溪亭四柱俯清流,背树稍露横云巘。
晴烟浩荡望无涯,桥边村墅依微辨。
山环水抱别一天,胜处卜居真复善。
悦心亭前波映心,招提寺侧峰来眼。
到底还输画里兼,大痴首肯吾精辩。
日日身在画中行,何用行幐携画卷。
以画證境妙趣多,此中会心良不浅。
小幅周方不逾尺,纵目顿有千里远。
惨澹经营素所工,岂是造物传粉本。
溪亭四柱俯清流,背树稍露横云巘。
晴烟浩荡望无涯,桥边村墅依微辨。
山环水抱别一天,胜处卜居真复善。
悦心亭前波映心,招提寺侧峰来眼。
到底还输画里兼,大痴首肯吾精辩。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题黄公望烟树溪亭小幅》。诗中描绘了画家黄公望笔下的一幅小品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画中景致的深远与生动。
诗人首先赞叹黄公望的画艺高超,无需携带画卷,每日身在画中游走,感受其间的美妙意境。接着,他详细描述了画中的场景:溪亭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流水,树木背后隐约露出山峦,晴空下的烟雾弥漫,远处的村落若隐若现,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诗人特别提到,这幅画虽小,却能让人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广阔天地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进一步地,诗人表达了对画中景色的喜爱之情,认为画中的悦心亭、招提寺以及山川之美,都让人心旷神怡。最后,诗人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弟子吴镇(大痴)的肯定作为结语,表明自己对黄公望画作的高度评价和欣赏。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黄公望的绘画技艺,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艺术作品深刻内涵的感悟。通过诗人的描述,一幅幅生动的画作仿佛跃然纸上,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北方之山恒山尊,上出河汉凌星辰。
常时出云作霖雨,滋育万物乘阳春。
东风浩荡清川泻,川上人家住潇洒。
内黄旧是故殷城,临水观山足公暇。
此邦名与山齐高,古来为政多贤劳。
高山景仰攀逸驾,母负青年志气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