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沅城七里遥,谁栽松树满兰皋。
冰霜颜色千年古,铁石枝柯百尺高。
影落蛟龙宵走月,声驱风雨昼翻涛。
我来不作丁生梦,那得衰鬟换绿毛。
东去沅城七里遥,谁栽松树满兰皋。
冰霜颜色千年古,铁石枝柯百尺高。
影落蛟龙宵走月,声驱风雨昼翻涛。
我来不作丁生梦,那得衰鬟换绿毛。
这首《七里乔松》由明代诗人薛纲所作,通过对七里之外沅城边那片茂密松林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坚韧生命力的颂扬。
首句“东去沅城七里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松林的位置,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接着,“谁栽松树满兰皋”一句,提出疑问,引人遐想,是何人在此荒野之地,栽植了如此繁茂的松树?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暗示了这片松林的非凡之处。
“冰霜颜色千年古,铁石枝柯百尺高”两句,通过对比冰霜与铁石,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依然保持着坚毅不屈的姿态,其枝干高达百尺,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之美。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松树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影落蛟龙宵走月,声驱风雨昼翻涛”则进一步渲染了松林的壮丽景象。夜晚,松林的影子仿佛让蛟龙在月下奔跑;白日,松涛之声驱赶着风雨,如同大海翻腾。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松林的动态美,更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我来不作丁生梦,那得衰鬟换绿毛”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松林的深深敬仰之情。诗人自谦,表示自己若能置身此地,或许能获得新生,不再为岁月的流逝而哀叹。这一句既是对松树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七里乔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的坚韧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阴寒变微暄,泽国东风后。
嘤嘤黄鸟语,袅袅青丝柳。
沧洲二月花正开,沧洲堂上置酒杯。
登堂忽见浮丘面,借门行人何处来。
去年走马朝京阙,臈月都门正飞雪。
客舍偏惊白下春,归心不醉秦淮月。
闻君昔时能远游,飘如黄鹄横九州。
掉头不肯缚尘绶,长啸曾乘踏海舟。
风流况是才名久,健笔雄词世希有。
生事何须负郭田,丈章只在今人口。
击筑邀欢喜盍簪,青山落日孤猿吟。
三更酒醒人散后,惟见月白平湖深。
此时与君情转熟,客里相看不能别。
问我摧残向几秋,离心未忍从头说。
相随相送雁峰头,云散青天碧海流。
送君别来未几日,落花春暮令人愁。
人生万事伤怀抱,那似凄凉不堪道。
旧友凋零半九泉,故园索寞空秋草。
龙门高士更清真,倾盖由来不弃贫。
看君共是青云客,应念悠悠失路人。
《奉寄郑浮丘先辈兼简龙门漫士》【明·王恭】阴寒变微暄,泽国东风后。嘤嘤黄鸟语,袅袅青丝柳。沧洲二月花正开,沧洲堂上置酒杯。登堂忽见浮丘面,借门行人何处来。去年走马朝京阙,臈月都门正飞雪。客舍偏惊白下春,归心不醉秦淮月。闻君昔时能远游,飘如黄鹄横九州。掉头不肯缚尘绶,长啸曾乘踏海舟。风流况是才名久,健笔雄词世希有。生事何须负郭田,丈章只在今人口。击筑邀欢喜盍簪,青山落日孤猿吟。三更酒醒人散后,惟见月白平湖深。此时与君情转熟,客里相看不能别。问我摧残向几秋,离心未忍从头说。相随相送雁峰头,云散青天碧海流。送君别来未几日,落花春暮令人愁。人生万事伤怀抱,那似凄凉不堪道。旧友凋零半九泉,故园索寞空秋草。龙门高士更清真,倾盖由来不弃贫。看君共是青云客,应念悠悠失路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51qC8sy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