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寥寥扬子居,自收云药读仙书。
云深路僻少人到,养静资贫两有馀。
寂寂寥寥扬子居,自收云药读仙书。
云深路僻少人到,养静资贫两有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在山中静谧居所的生活情景,充满了隐逸与宁静之美。
首句“寂寂寥寥扬子居”,以“寂寂”和“寥寥”两个叠词,生动地刻画出友人居住之所的清幽与孤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尘嚣。接着,“自收云药读仙书”一句,不仅展现了友人生活的闲适与雅致,更暗示了其追求精神世界的深邃与超脱,如同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阅读仙家典籍,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启迪。
“云深路僻少人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绝与神秘,强调了友人所在之处的偏僻与难以寻觅,似乎只有真正志同道合者方能得见其真容,体验那份难得的静谧与纯净。最后,“养静资贫两有馀”则点明了友人生活状态的核心——在静谧中修养身心,在贫困中寻找精神的富足。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人山斋的独特魅力,以及其背后蕴含的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令人回味无穷。
向夕变山川,寒深岁暮天。
旌旗断海戍,烟火聚江船。
独鸟归何后,征人怅不前。
玉堂辉自动,瑶阙灿相连。
酒讶新丰贵,冰增太液坚。
媚春殊可赋,照夜迥堪怜。
留滞龙门客,逍遥鹤氅仙。
共看汉太史,还为纪丰年。
蓟门随去住,游眺此身轻。
云起千峰白,泉流一涧清。
寒沙馀马迹,初日散鸦声。
恰自长林转,翻依峭壁行。
空中孤磬落,松下老僧迎。
碧玉开禅径,黄金作化城。
共言超有象,谁会入无生。
何必匡庐上,遥寻惠远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