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参差出凤城,一樽聊此话平生。
磨崖细认模糊字,怕有昌黎刺史名。
乌石参差出凤城,一樽聊此话平生。
磨崖细认模糊字,怕有昌黎刺史名。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林光在潮州与金山林太守相聚畅饮的情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浓厚兴趣和对地方文化的好奇心。
首句“乌石参差出凤城”,以乌黑的石头错落有致地出现在古城中起笔,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潮州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这里的“凤城”可能是指潮州的别称,用以增添诗意和地方特色。
次句“一樽聊此话平生”,直接点明了聚会的主题——饮酒谈心,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轻松愉快的心情,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第三句“磨崖细认模糊字”,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环境中的历史文化痕迹。诗人仔细辨认着岩石上的文字,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好奇,也暗示了潮州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里提到的“模糊字”,可能是由于年代久远或自然侵蚀导致的文字难以辨识,增加了探索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最后一句“怕有昌黎刺史名”,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唐代文学家韩愈(字昌黎),推测岩石上可能刻有韩愈的名字或其他与他有关的信息。韩愈曾被贬谪至潮州,对当地文化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在潮州留下了许多历史印记。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潮州文化深厚底蕴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间交流的乐趣,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少小诗才苦不纵,束缚霜毫万牛重。
有如工女立寒窗,刻剪衾裳作鸾凤。
虽然十指尽僵裂,神物焉能为我用。
十年学诗祇自惭,那有一篇堪百讽。
一自明湖醉风雪,复出从军事鞍鞚。
青磷白骨皆眼见,恨蕊愁花亦心痛。
夜镫草檄百纸空,晓月吹铙万夫閧。
玉貌歌来尚战场,金朽丐处均厮从。
从此豪情风雨至,倏忽高歌鬼神送。
流黄夺得九张机,织出天衣尽无缝。
李杜韩苏生不再,衮衮群儿空簸弄。
放翁诗诀已轻传,清钟谁更敲秋梦。